地心游记(全译典藏本,吴岩长文导读,彩色插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地心游记(全译典藏本,吴岩长文导读,彩色插图)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地心游记(全译典藏本,吴岩长文导读,彩色插图)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地心游记(全译典藏本,吴岩长文导读,彩色插图)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地心游记(全译典藏本,吴岩长文导读,彩色插图)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地心游记(全译典藏本,吴岩长文导读,彩色插图)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地心游记(全译典藏本,吴岩长文导读,彩色插图)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地心游记(全译典藏本,吴岩长文导读,彩色插图)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地心游记(全译典藏本,吴岩长文导读,彩色插图)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代表作。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吴岩长文导读,彩色插图,全译典藏本
内容简介:
德国科学家李登布洛克教授受一封密码信的启发,偕同侄子阿克塞尔和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口下降,一路上遭遇了缺水、迷路、风暴等各种苦难,他们还能再回到地面吗?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出生于法国南特,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律师,但他却痴迷于文学。在巴黎学习法律期间,他结识了大仲马父子并和他们成为好朋友。1863年发表《气球上的五星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发表了《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他的作品总是充满异乎寻常的想象,故事曲折有趣,语言简洁传神,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明,激发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六
听到这话,我浑身一阵颤抖。但我忍住了,我甚至决定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只有科学的论据才能阻止李登布洛克教授。这样的论据有很多,而且很有说服力,足以证明这种旅行是不可能的。到地心去!多么疯狂的念头!我要在适当的时候施展我的辩术,先吃了饭再说。
我想我不用重复叔叔在空空如也的餐桌前所发出的诅咒。事情很快得到了解释。女佣玛尔塔重新获得了自由。她跑着去了菜场,动作如此之快,以至于一个小时之后,我的饥饿就平息了,我又回到了现实之中。
吃饭的时候,叔叔显得很愉快,还开了一些无伤大雅又不失学者风度的玩笑。吃完甜点后,他做了一个手势,让我跟他去书房。
我跟他去了。他在写字台的一头坐下,我则坐在另一头。
“阿克赛尔,”他温和地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在我感到绝望、准备放弃的时候,你帮了我一个大忙。否则我不知道要枉费多少心机!我不会忘记这件事的,孩子,你将和我分享我们一起获得的荣耀。”
行了,我想,他心情不错;该和他讨论一下所谓的荣耀了。
“重要的,”叔叔继续说,“我提醒你要保守秘密,懂吗?学术界有许多嫉妒我的人,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想作一次这样的旅行,但他们必须等我们回来之后才能知道这个秘密。”
“你认为,”我说,“真有这么多勇敢的人吗?”
“当然!有谁会在这样的荣耀面前犹豫不决?要是这封密码信被公开,会有整整一个军团的地质学家去追寻阿尔纳?萨克努塞姆的足迹!”
“我不相信,叔叔,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这封密码信的真实性。”
“怎么!那么那本书呢?我们是在书里发现这封信的。”
“我相信那些话是这个萨克努塞姆写的,但这并不说明他真的作过这次旅行,这张古老的羊皮纸会不会是在故弄玄虚?”
后一句话有点冒失,我几乎后悔说了它。教授皱起了浓眉,我担心会搞砸这场谈话。幸亏没什么事。我这位严肃的对话者露出一丝微笑,回答我说:
“我们以后会知道的。”
“啊!”我有点恼火了,“请允许我把有关密码信的所有不同意见说完。”
“说吧,孩子,别不好意思。你有发表意见的自由。你已经不是我的侄子了,你是我的同事。说吧。”
“好,我首先要知道约库尔、斯奈菲尔和斯卡尔塔里斯是什么意思,我从没听说过这些词。”
“这个问题太容易了。近,我在莱比锡的朋友奥古斯特?彼德曼送给我一张地图;它来得太及时了。你把书橱第二栏第四格Z字头的第三本地图册拿给我。”
我站起身来,根据这个明确的指示,很快找到了所需的地图。叔叔打开地图,说道:“这是冰岛好的地图之一,是安德森绘制的,我想它能解答你所有的疑难。”
我俯身看着地图。
“你看这座由火山构成的岛屿,”教授说,“注意这些火山都被称为约库尔。这个词在冰岛语里意思是‘冰川’,由于冰岛纬度很高,所以那里的火山爆发都必须穿过冰层,因此约库尔就被用来称呼岛上所有的火山。”
“那么,”我答道,“斯奈菲尔是什么呢?”
我希望这个问题得不到回答。可是我想错了。叔叔继续说:
“你沿着冰岛的西海岸看。看到它的首都雷克雅未克了吗?看到了?好。在受到海水侵蚀的海岸线上,有着数不清的峡湾,你顺着这些峡湾往上,把你的目光停留在接近北纬65度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一座半岛,形状就像是一根被去掉肉的骨头,犹如一块巨大的膝盖骨。”
“比喻得非常贴切,孩子;现在,你在这块膝盖骨上看到什么东西没有?”
“看到了,有一座看似伸进大海的山。”
“对!这就是斯奈菲尔。”
“斯奈菲尔?”
“正是,它高达5 000英尺,是冰岛著名的山峰之一,要是通过它的火山口能直抵地心,那么它一定是整个地球上著名的山峰了。”
“这是不可能的!”我叫着耸了耸肩,表示反对这种假设。
“不可能!”李登布洛克教授严肃地问道,“为什么?”
“因为火山口肯定被熔岩和滚烫的岩石堵着,所以……”
“要是这是一座死火山呢?”
“死火山?”
“对。目前地球表面处于活动状态的火山总共只有三百座左右;大量的火山都是死火山。而斯奈菲尔就属于后者,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它只喷发过一次,那是在1219年;此后它便逐渐平静下来,不再属于活火山了。”
面对这番肯定的论证,我哑口无言,只好把话题转到密码信的其他疑点上。
“斯卡尔塔里斯是什么意思?”我问,“它和7月又有什么关系?”
叔叔思考了一会儿。一时间我感到了希望,可这希望转眼即逝,因为他马上回答我说:
“你眼中的疑点对我来说是非常明白的事情。这说明萨克努塞姆希望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把他的发现告诉我们。斯奈菲尔由好几个火山口组成;因此有必要指明其中通往地心的那一个。那位聪明的冰岛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他发现,将近7月的时候,也就是在6月的后几天里,这座山的一座山峰斯卡尔塔里斯的阴影会落在那个火山口上,于是他就把这个现象写进了密码信。还能有什么比这个提示更加明确呢?这样,当我们到达斯奈菲尔山顶的时候,就不用为应该走哪条路而犹豫了。”
总之,叔叔解答了所有的问题。我明白,要想就这张古老的羊皮纸的内容难倒他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不再在这方面向他施加压力,不过我还是必须说服他,所以就提出了一些学术方面的不同意见,我觉得这些意见更有说服力。
“好吧,”我说,“我不得不承认,萨克努塞姆的话非常明白,没有任何可疑之处。我甚至同意密码信是完全真实可靠的。这位学者真的到过斯奈菲尔火山的底部,也真的看到过斯卡尔塔里斯的阴影在7月即将来临的时候落在火山口的边缘,他甚至真的从他那个时代的传说中听说过这个火山口可以通往地心;不过,至于他本人真的到过地心,到了地心之后还能生还,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
“为什么?”叔叔带着特别嘲讽的语气问。
“因为所有的科学理论都证明这样的旅行是办不到的!”
“所有的理论都能证明吗?”叔叔装出一副天真的样子问道,“啊!可恶的理论!它们真是碍手碍脚!”
我发现他在揶揄我,不过还是继续说道:
“不错!大家都知道,从地球表面往下,每下去70英尺,温度就会上升1摄氏度;如果温度和深度的这种比例关系恒定不变的话,由于地球的极半径是3 950英里,所以地心的温度要超过20万摄氏度。因此,地球内部所有的物质都是以炙热气体的形式存在着的,一般的金属和为坚硬的岩石,都不能抵御这样的高温。所以我完全有理由问:到这样的地方去,这可能吗?”
“这么说,阿克赛尔,是高温令你感到困惑了?”
“是的。只要我们下到25英里的深度,就会到达地壳的尽头,因为那里的温度已经超过1 300摄氏度了。”
“你害怕被熔化了?”
“这个问题还是留给你回答吧。”我发着脾气说。
“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李登布洛克教授带着高人一等的神情反驳道,“鉴于人类只是勉强了解了地球半径12‰的情况,所以你和任何人都不清楚地球内部所发生的事情;因此科学有待完善,所有的理论都在不断地被新的理论所推翻。在傅立叶之前,人们不是一直认为星际空间的温度是在递减的吗?而我们今天却知道,宇宙间的温度不会低于零下40摄氏度到零下50摄氏度。那么地球内部的温度为什么不也是如此呢?在某个深度上,它完全可以达到一个极限,而不再升高到某个足以使为耐热的金属都被熔化的温度。”
既然叔叔把问题放到了一个假设的领域,我也就无话可说了。
“我告诉你,一些真正的学者,包括布瓦松在内,他们已经证明,如果地球内部真的存在20万摄氏度的高温,那么被熔化的物质所产生的炙热气体就会具有一股地壳所无法抵挡的冲力,地壳会像锅炉的外壳在蒸汽的作用下那样,发生爆炸。”
“这仅仅是布瓦松的看法罢了,叔叔。”
“不错,可这也是其他著名地质学家的看法,他们认为,构成地球内部的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水,更不是我们所知道的沉重的石头,否则地球的重量会比现在轻两倍。”
“啊!数字可以证明一切你想证明的东西。”
“事实难道不也一样吗,孩子?自地球诞生至今,火山的数量不是一直在减少吗?难道我们不能由此证明,即使地球内部存在热量,它也在不断地减弱吗?”
“叔叔,如果你总是作假设的话,我和你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但我必须告诉你,我的看法得到了许多资深学者的赞同。你还记得英国著名化学家汉弗里?戴维1825年对我的拜访吗?”
“当然不记得,因为我是在那次拜访19年后才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汉弗里?戴维路过汉堡的时候拜访了我。我们谈了很久,
在众多问题中,我们也谈到了地球核心是否有液体的猜测。我们一致认为这种液体不可能存在,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科学理论能驳倒我们。”
“为什么?”我有点惊异地问。
“因为这种液体会像海水一样,受到月球引力的影响,这样,地球内部每天就会产生两次潮汐,潮汐在掀动地壳的过程中,会引起周期性的地震!”
“可是,地球表面曾明显地发生过燃烧,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地球的外壳先冷却,而内部还蕴藏着热量。”
“错了,”叔叔回答说,“地球变热是由于表面的燃烧,而不是其他原因。这层表面由大量的金属物质构成,比如钠和钾,只要遇到空气和水就会燃烧;当大气中的水蒸气以雨水的形式降到地面时,这些金属物质便会起火;雨水逐渐深入地壳的缝隙,引起了新的燃烧,造成爆炸和火山喷发。这就是为什么在地球形成初期会有如此众多的火山。”
“多么聪明的假设!”我情不自禁地叫道。
“汉弗里?戴维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证明了这种假设。他用我刚才提到的两种金属做了一个圆球,代表地球。当他把一小滴水珠落在球的表面时,后者立刻发生膨胀、氧化,形成一座小山;山顶裂为一个火山口,火山爆发也随之发生,并且把热量传到整个球体,以至于球烫得无法用手去拿。”
说真的,我开始被教授的论据所动摇;何况这些论据由于他惯有的激情和活力而变得更加具有说服力。
“你看,阿克赛尔,”他补充道,“地质学家们对地核的状态有着不同的假设,关于地心存在热量的说法也没有得到任何证明;在我看来,这种热量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再说,这一点我们以后会知道的,我们会像阿尔纳?萨克努塞姆一样去搞清楚这个问题。”
“对!”我回答说,我觉得自己也被这种热情所感染,“我们会知道的,如果在地心我们的眼睛能看得见的话。”
“为什么不能呢?我们可以借助电的现象来照明,在接近地心的时候,甚至还可以利用大气压所产生的光亮。”
“对,”我说,“对,不管怎样,这是有可能的。”
“当然,”叔叔带着胜利的口吻回答说,“不过不要声张,听见了吗?必须对这一切保密,不能让任何人产生和我们一起去探索地心的念头。”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地心游记(全译典藏本,吴岩长文导读,彩色插图)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地心游记(全译典藏本,吴岩长文导读,彩色插图)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地心游记(全译典藏本,吴岩长文导读,彩色插图)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冰岛的海岸多峡湾①,每年初夏,美美丽的雌绒鸭就会来到峡湾的岩石丛中筑窝。窝筑好以后,雌绒鸭便会从自己的胸前拔下纤细的羽毛,铺在里面。这时,猎人或商人就会赶来把鸟窝拿走,雌绒鸭只好重新再筑一个。只要它身上还有羽毛,这样的过程就要持续下去。等到雌绒鸭的羽毛被拔光之后,就就由雄绒鸭来接替它的工作。只不过由于雄绒鸭的羽毛又硬又粗,没有商业价值,所以猎人不会来偷,鸟窝于是得以筑成。雌绒鸭生下蛋,小绒鸭破壳而出。第二年,采集鸭绒的工作便又重新开始。
由于绒鸭不选择那些陡峭的岩石,而是偏爱在伸向大海的平缓岩石上筑窝,所以冰岛的猎人们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完成他们的工作。他们如同农夫,但不用播种和割麦,只要收获就行了。
尽管是在地球的深处,但我们的心情还是很愉快的。更何况我们生来就是穴居人的命。我已经几乎不再想念太阳、星辰、月亮、树木、房子、城市,以及地球上所有被俗人们认为是必不可少、而实际上是多余的东西。
然而,幻想把我带进了一个美妙而虚构的古生物世界。尽管我睁着眼,却仍然沉醉在梦中。我仿佛在水面上看到了巨大的海龟,这种古老的海龟就像是漂浮着的小岛。昏暗的海滩上,走过一只短角兽和一只棱齿兽,它们都是地球早期的哺乳动物,前者在巴西的岩洞里被发现,后者则来自西伯利亚的严寒地带。远处,厚皮的奇蹄兽如同一只巨大的貘,躲在岩石后面,随时准备和偶蹄兽争夺猎物。偶蹄兽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既像犀牛和马,又像河马和骆驼,似乎是因为造物者创立世界时过于忙碌,从而把几种动物的特征都集中到了它的身上一样。巨型的乳齿象挥舞着长鼻,用象牙将海岸上的岩石碾得粉碎。大懒兽则倚着巨大的四肢,一边掘着泥土,一边吼叫着,在花岗石中间引起了阵阵回声。上面,地球最早的猴子原猴在攀登陡峭的山峰。再往上,翼手龙舞动着翅膀上的爪子,像大蝙蝠一样在稠密的空气中滑翔。最后,在最高层的空间里,比鹳鸵更强壮、比鸵鸟更巨大的大鸟展开宽阔的翅膀,用头撞击着花岗岩穹顶。
这个古老的世界在我的想像中复活了。我的思绪飞到了《圣经》中创世记的时代,那时候人类还没有诞生,残缺不全的地球还不能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我幻想着动物出现之前的情景。哺乳动物消失了,然后是鸟类,再然后是第二纪的爬行类,最后是鱼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肢节动物。过渡期的植形动物也化作了乌有。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在我的脑海里一掠而过,在这个荒芜的世界上,只有我的心在跳动。季节变化没有了;气候变化也没有了;地球本身的热量在不断增加,使得太阳的热量失去了作用。植物在无节制地生长。我像一个幽灵,穿行在乔木状的蕨类中间,犹豫不定的脚步踩在红色泥灰岩和斑驳的砂岩上;我时而靠着巨大的针叶树树干,时而躺在一百英尺高的蝶叶树、星叶树和石松的阴影下。
几百年的时间就像几天一样飞速逝去!我又开始追溯地球形成的过程。植物消失了;花岗石失去了它的纯粹;由于更强的热力,物体...
不管命运让我们走的是那一条路,我们都会走下去。
这所医院(疯人院)就算再大,也装不下李登布洛克教授的那些疯狂念头!
鉴于人类只是勉强了解了地球半径千分之十二的情况,所以你和任何人都不清楚地球内部所发生的事情;因此科学有待完善,所有的理论都在不断地被新的理论所打破。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 儒勒?凡尔纳代表作,世界科幻经典书目。儒勒?凡尔纳不仅是“科幻小说之父”,还是富有冒险精神的科学先知,他作品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至今仍在启迪一代又一代读者。
2.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专家经典译文,未删减全译本。
3. 全新绘制满版全彩插图,还原惊心动魄的冒险场面。
4.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幻作家吴岩长文导读,梳理作家创作背景与特色,讲述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还要阅读凡尔纳。
书摘插图
六
听到这话,我浑身一阵颤抖。但我忍住了,我甚至决定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只有科学的论据才能阻止李登布洛克教授。这样的论据有很多,而且很有说服力,足以证明这种旅行是不可能的。到地心去!多么疯狂的念头!我要在适当的时候施展我的辩术,先吃了饭再说。
我想我不用重复叔叔在空空如也的餐桌前所发出的诅咒。事情很快得到了解释。女佣玛尔塔重新获得了自由。她跑着去了菜场,动作如此之快,以至于一个小时之后,我的饥饿就平息了,我又回到了现实之中。
吃饭的时候,叔叔显得很愉快,还开了一些无伤大雅又不失学者风度的玩笑。吃完甜点后,他做了一个手势,让我跟他去书房。
我跟他去了。他在写字台的一头坐下,我则坐在另一头。
“阿克赛尔,”他温和地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在我感到绝望、准备放弃的时候,你帮了我一个大忙。否则我不知道要枉费多少心机!我不会忘记这件事的,孩子,你将和我分享我们一起获得的荣耀。”
行了,我想,他心情不错;该和他讨论一下所谓的荣耀了。
“重要的,”叔叔继续说,“我提醒你要保守秘密,懂吗?学术界有许多嫉妒我的人,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想作一次这样的旅行,但他们必须等我们回来之后才能知道这个秘密。”
“你认为,”我说,“真有这么多勇敢的人吗?”
“当然!有谁会在这样的荣耀面前犹豫不决?要是这封密码信被公开,会有整整一个军团的地质学家去追寻阿尔纳?萨克努塞姆的足迹!”
“我不相信,叔叔,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这封密码信的真实性。”
“怎么!那么那本书呢?我们是在书里发现这封信的。”
“我相信那些话是这个萨克努塞姆写的,但这并不说明他真的作过这次旅行,这张古老的羊皮纸会不会是在故弄玄虚?”
后一句话有点冒失,我几乎后悔说了它。教授皱起了浓眉,我担心会搞砸这场谈话。幸亏没什么事。我这位严肃的对话者露出一丝微笑,回答我说:
“我们以后会知道的。”
“啊!”我有点恼火了,“请允许我把有关密码信的所有不同意见说完。”
“说吧,孩子,别不好意思。你有发表意见的自由。你已经不是我的侄子了,你是我的同事。说吧。”
“好,我首先要知道约库尔、斯奈菲尔和斯卡尔塔里斯是什么意思,我从没听说过这些词。”
“这个问题太容易了。近,我在莱比锡的朋友奥古斯特?彼德曼送给我一张地图;它来得太及时了。你把书橱第二栏第四格Z字头的第三本地图册拿给我。”
我站起身来,根据这个明确的指示,很快找到了所需的地图。叔叔打开地图,说道:“这是冰岛好的地图之一,是安德森绘制的,我想它能解答你所有的疑难。”
我俯身看着地图。
“你看这座由火山构成的岛屿,”教授说,“注意这些火山都被称为约库尔。这个词在冰岛语里意思是‘冰川’,由于冰岛纬度很高,所以那里的火山爆发都必须穿过冰层,因此约库尔就被用来称呼岛上所有的火山。”
“那么,”我答道,“斯奈菲尔是什么呢?”
我希望这个问题得不到回答。可是我想错了。叔叔继续说:
“你沿着冰岛的西海岸看。看到它的首都雷克雅未克了吗?看到了?好。在受到海水侵蚀的海岸线上,有着数不清的峡湾,你顺着这些峡湾往上,把你的目光停留在接近北纬65度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一座半岛,形状就像是一根被去掉肉的骨头,犹如一块巨大的膝盖骨。”
“比喻得非常贴切,孩子;现在,你在这块膝盖骨上看到什么东西没有?”
“看到了,有一座看似伸进大海的山。”
“对!这就是斯奈菲尔。”
“斯奈菲尔?”
“正是,它高达5 000英尺,是冰岛著名的山峰之一,要是通过它的火山口能直抵地心,那么它一定是整个地球上著名的山峰了。”
“这是不可能的!”我叫着耸了耸肩,表示反对这种假设。
“不可能!”李登布洛克教授严肃地问道,“为什么?”
“因为火山口肯定被熔岩和滚烫的岩石堵着,所以……”
“要是这是一座死火山呢?”
“死火山?”
“对。目前地球表面处于活动状态的火山总共只有三百座左右;大量的火山都是死火山。而斯奈菲尔就属于后者,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它只喷发过一次,那是在1219年;此后它便逐渐平静下来,不再属于活火山了。”
面对这番肯定的论证,我哑口无言,只好把话题转到密码信的其他疑点上。
“斯卡尔塔里斯是什么意思?”我问,“它和7月又有什么关系?”
叔叔思考了一会儿。一时间我感到了希望,可这希望转眼即逝,因为他马上回答我说:
“你眼中的疑点对我来说是非常明白的事情。这说明萨克努塞姆希望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把他的发现告诉我们。斯奈菲尔由好几个火山口组成;因此有必要指明其中通往地心的那一个。那位聪明的冰岛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他发现,将近7月的时候,也就是在6月的后几天里,这座山的一座山峰斯卡尔塔里斯的阴影会落在那个火山口上,于是他就把这个现象写进了密码信。还能有什么比这个提示更加明确呢?这样,当我们到达斯奈菲尔山顶的时候,就不用为应该走哪条路而犹豫了。”
总之,叔叔解答了所有的问题。我明白,要想就这张古老的羊皮纸的内容难倒他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不再在这方面向他施加压力,不过我还是必须说服他,所以就提出了一些学术方面的不同意见,我觉得这些意见更有说服力。
“好吧,”我说,“我不得不承认,萨克努塞姆的话非常明白,没有任何可疑之处。我甚至同意密码信是完全真实可靠的。这位学者真的到过斯奈菲尔火山的底部,也真的看到过斯卡尔塔里斯的阴影在7月即将来临的时候落在火山口的边缘,他甚至真的从他那个时代的传说中听说过这个火山口可以通往地心;不过,至于他本人真的到过地心,到了地心之后还能生还,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
“为什么?”叔叔带着特别嘲讽的语气问。
“因为所有的科学理论都证明这样的旅行是办不到的!”
“所有的理论都能证明吗?”叔叔装出一副天真的样子问道,“啊!可恶的理论!它们真是碍手碍脚!”
我发现他在揶揄我,不过还是继续说道:
“不错!大家都知道,从地球表面往下,每下去70英尺,温度就会上升1摄氏度;如果温度和深度的这种比例关系恒定不变的话,由于地球的极半径是3 950英里,所以地心的温度要超过20万摄氏度。因此,地球内部所有的物质都是以炙热气体的形式存在着的,一般的金属和为坚硬的岩石,都不能抵御这样的高温。所以我完全有理由问:到这样的地方去,这可能吗?”
“这么说,阿克赛尔,是高温令你感到困惑了?”
“是的。只要我们下到25英里的深度,就会到达地壳的尽头,因为那里的温度已经超过1 300摄氏度了。”
“你害怕被熔化了?”
“这个问题还是留给你回答吧。”我发着脾气说。
“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李登布洛克教授带着高人一等的神情反驳道,“鉴于人类只是勉强了解了地球半径12‰的情况,所以你和任何人都不清楚地球内部所发生的事情;因此科学有待完善,所有的理论都在不断地被新的理论所推翻。在傅立叶之前,人们不是一直认为星际空间的温度是在递减的吗?而我们今天却知道,宇宙间的温度不会低于零下40摄氏度到零下50摄氏度。那么地球内部的温度为什么不也是如此呢?在某个深度上,它完全可以达到一个极限,而不再升高到某个足以使为耐热的金属都被熔化的温度。”
既然叔叔把问题放到了一个假设的领域,我也就无话可说了。
“我告诉你,一些真正的学者,包括布瓦松在内,他们已经证明,如果地球内部真的存在20万摄氏度的高温,那么被熔化的物质所产生的炙热气体就会具有一股地壳所无法抵挡的冲力,地壳会像锅炉的外壳在蒸汽的作用下那样,发生爆炸。”
“这仅仅是布瓦松的看法罢了,叔叔。”
“不错,可这也是其他著名地质学家的看法,他们认为,构成地球内部的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水,更不是我们所知道的沉重的石头,否则地球的重量会比现在轻两倍。”
“啊!数字可以证明一切你想证明的东西。”
“事实难道不也一样吗,孩子?自地球诞生至今,火山的数量不是一直在减少吗?难道我们不能由此证明,即使地球内部存在热量,它也在不断地减弱吗?”
“叔叔,如果你总是作假设的话,我和你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但我必须告诉你,我的看法得到了许多资深学者的赞同。你还记得英国著名化学家汉弗里?戴维1825年对我的拜访吗?”
“当然不记得,因为我是在那次拜访19年后才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汉弗里?戴维路过汉堡的时候拜访了我。我们谈了很久,
在众多问题中,我们也谈到了地球核心是否有液体的猜测。我们一致认为这种液体不可能存在,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科学理论能驳倒我们。”
“为什么?”我有点惊异地问。
“因为这种液体会像海水一样,受到月球引力的影响,这样,地球内部每天就会产生两次潮汐,潮汐在掀动地壳的过程中,会引起周期性的地震!”
“可是,地球表面曾明显地发生过燃烧,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地球的外壳先冷却,而内部还蕴藏着热量。”
“错了,”叔叔回答说,“地球变热是由于表面的燃烧,而不是其他原因。这层表面由大量的金属物质构成,比如钠和钾,只要遇到空气和水就会燃烧;当大气中的水蒸气以雨水的形式降到地面时,这些金属物质便会起火;雨水逐渐深入地壳的缝隙,引起了新的燃烧,造成爆炸和火山喷发。这就是为什么在地球形成初期会有如此众多的火山。”
“多么聪明的假设!”我情不自禁地叫道。
“汉弗里?戴维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证明了这种假设。他用我刚才提到的两种金属做了一个圆球,代表地球。当他把一小滴水珠落在球的表面时,后者立刻发生膨胀、氧化,形成一座小山;山顶裂为一个火山口,火山爆发也随之发生,并且把热量传到整个球体,以至于球烫得无法用手去拿。”
说真的,我开始被教授的论据所动摇;何况这些论据由于他惯有的激情和活力而变得更加具有说服力。
“你看,阿克赛尔,”他补充道,“地质学家们对地核的状态有着不同的假设,关于地心存在热量的说法也没有得到任何证明;在我看来,这种热量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再说,这一点我们以后会知道的,我们会像阿尔纳?萨克努塞姆一样去搞清楚这个问题。”
“对!”我回答说,我觉得自己也被这种热情所感染,“我们会知道的,如果在地心我们的眼睛能看得见的话。”
“为什么不能呢?我们可以借助电的现象来照明,在接近地心的时候,甚至还可以利用大气压所产生的光亮。”
“对,”我说,“对,不管怎样,这是有可能的。”
“当然,”叔叔带着胜利的口吻回答说,“不过不要声张,听见了吗?必须对这一切保密,不能让任何人产生和我们一起去探索地心的念头。”
媒体评论
凡尔纳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科幻的代名词,他的作品充满科幻*本原的精神,以纯真和明丽的笔触,表现了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愿望,以及用新科技创造新世界的激情,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科幻想象力起飞的地方。 ——刘慈欣
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使我赞赏不已。构思发人深省,情节引人入胜,在这个方面,凡尔纳是个大师。 ——列夫?托尔斯泰
凡尔纳到今天仍受到数以百万的读者欢迎的原因很简单:他是有史以来*会说故事的人之一。——阿瑟?克拉克
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潜艇之父” 西蒙莱克
前言
总序(部分)
对新一代人来讲,重提阅读凡尔纳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凡尔纳的小说充满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期待人类能超越现实,奔向未来,这个呼唤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
毋庸置疑,从20世纪70年代通信卫星和交通技术大发展之后,社交网络的出现和人类相互见面次数的增加,导致了各种观念交流、交锋、改造、创新速度的加快,从而又导致了科技发展走向指数级提升。一种生活在未来的后现代状态正在生成。今天,宇宙飞行器对太阳系的观察证实,空气、水,甚至生物大分子这样的物质在太阳系中可能不只我们这颗星球独有。而对遥远太空探测的影像,通过计算机分析,表明人类已经找到了数千个跟地球类似的远方世界。两个方向的研究结果论证了凡尔纳科幻小说中倡导的离开地面走向太空之路完全可以成为现实。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衡量这种走出地球的代价到底是怎样的。跟太空技术的发展相比,生物技术的前进速度更快。在今天,人类已经可以对包括自身在内所有生物的基因进行完整测序,对已经绝灭的物种的恢复也已经被提上科学工作者的议事日程。《地心游记》中看到的恐龙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材料技术的发展也在突飞猛进。3D打印已经可以处理活的物质,纳米尺度的分子搭建让我们能把凡尔纳所想象的那些神奇事物统统建造出来。这样,无论是“鹦鹉螺号”潜艇还是飞向月球的大炮,都可以在材料技术的突破之后变得随处可见。虚拟现实和社交网络无限地改变了人与人、人与外部的关系,让人们既与世隔绝又身处万物互联的地球村甚至宇宙村中。凡尔纳所涉及的20世纪的巴黎,在21世纪早就成为现实。但就在新科技每天刷新人们的认知和观念,给生活带去新的感受的时候,我们中的许多人,对探索却失去了热情,以为每日钻进电子游戏之中或者听听演唱会,从互联网的虚拟图像中体察世界,就能解决未来的所有问题。对这样的享乐主义,简单化,甚至巨婴一代的出现,凡尔纳的作品应该是一剂有用的处方。
其次,凡尔纳的小说阐述了科学发展必须跟社会生活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因为每一项发明和探索的发现都必定引起社会的变化,这对今天观察世界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曾经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把凡尔纳的作品当成科普读物,认为从中可以学到许多知识。我觉得这个想法是完全错误的。科普读物跟科学读物一样,永远是有时间限制的。今天的人之所以不会再去认真阅读法拉第写的《圣诞科学讲座》(《蜡烛的故事》),不会太在意伊林写的《人怎样变成巨人》,不会继续把弗拉马里翁的《趣味天文学》当成孩子的课外读物,主要是因为这些以知识传播为主的科普作品中的许多内容,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了科学的正确性。但科幻小说从创作之初就以想象为目标,以表达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为目标,因此反而能不断阅读。读者会自然而然地将过往的知识替换成今天的现实,但那种社会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反而历久弥新,超越时代。不是吗?即便“土星5号”登月火箭曾经成功地将人类送到月球、协和式超音速飞机曾经跨越两个大洋仅用几个小时、“蛟龙号”深潜船触及了太平洋深层的海底,但我们仍然没有失去对 “热气球”“登月大炮”“鹦鹉螺号”走入社会之后所发生的一切的兴趣。过去的一切,竟然可以在今天被读者重新对号入座,这就是所谓的让历史告诉未来的科幻含义吧。
后,我想说凡尔纳作品中的“三观”虽然是古典的,但在今天看来多数仍然没有过时。我们仍然对那些为了人类孜孜不倦进行探索的人充满崇敬;我们也仍然对危险到来时挺身而出的人由衷地感激;我们仍然在讴歌爱、忠贞、家庭至上以及各种美好的事物;我们仍然相信科学能让我们跟自然和谐相处,保存人类发展的力量;我们仍然对踏实肯干、不浮夸、不投机钻营、不唯利是图、不巧取豪夺、不仗势欺人等凡尔纳在他作品中提倡的东西表示赞同,并且希望能继续发扬光大。难怪罗马教皇在接见凡尔纳的时候就说,他其实更重视小说中传达出的“道德力量”。我们需要科学,更需要对自己的把控。
凡尔纳的小说是常读常新的。感谢译林出版社重新制作的这个版本。期待大家接受这个跨越时代经典的新的聚合。期待大家用当代的新感受和新理念去重新诠释作品。相信你们将是站在凡尔纳巨大科幻宝山之上,把眼光投射得为深远的那一代人。能通过这套书认识你们,是我这个过来人的巨大荣幸。
是为序。
吴岩
2020年3月27日
书籍介绍
德国科学家李登布洛克教授受一封密码信的启发,偕同侄子阿克塞尔和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口下降,一路上遭遇了缺水、迷路、风暴等各种苦难,他们还能再回到地面吗?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一星好评(360+)
- 可以购买(218+)
- 字体合适(191+)
- 超值(114+)
- 三星好评(285+)
- 全格式(174+)
- 值得下载(263+)
- 藏书馆(272+)
- 体验满分(252+)
- 中评多(404+)
- 好评多(250+)
下载评价
- 网友 菱***兰: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寿***芳: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常***翠: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后***之: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喜欢"地心游记(全译典藏本,吴岩长文导读,彩色插图)"的人也看了
杜甫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草地矿物元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口语(第三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2018)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点速记突破胜经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外名著精品廊 美绘注音版 绿野仙踪 一二三年级课外阅读世界经典儿童文学少儿故事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经典题解(第3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西藏自助游 上海唐码城邦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无忧售后 正版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2014张博士医考红宝书主管护师技术资格考试50日必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預測占星學:從星盤預視幸福的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意大利旅游地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古猗园灯谜雅集 吉琴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摸一摸,软绵绵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30亿年来的辽宁古生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 李银河 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企业合规精要:基础理论与制度设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大自然的奥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国际贸易与海外项目物资管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生活萬事問數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正版全新】 畅游澳大利亚(第2版)《亲历者》编辑部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9787113217556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