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话本:听古人说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宋明话本:听古人说书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第五辑
内容简介:
“说话”就是说书,在宋代是*普遍*受欢迎的一种大众娱乐活动。“说话人”讲故事用的底本就叫话本,明代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小说也叫拟话本,举凡人生百态,遭逢万端,都可以成为话本的材料来源。本书所收各篇,皆一时名作,分别代表神怪、侠义、恋情、公案等不同主题,保持了话本小说的本来特色,字里行间充满说书人的韵味。
书籍目录:
导读】从“说话”到“说书”
说书先生的秘笈
西山一窟鬼
碾玉观音
错斩崔宁
宋四公与赵正、侯兴
快嘴李翠莲
吴保安弃家赎友
赵大郎千里送京娘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卖油郎独占花魁
附录 原典精选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
作者介绍:
胡万川:台湾政治大学文学硕士。曾任教于静宜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现任东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真实与想像:神话传说探微》《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际》《真假虚实:小说的艺术与现实》《话本与才子佳人小说之研究》《钟馗神话与小说之研究》《平妖传研究》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碾玉观音
山色晴岚景物佳,暖烘回雁起平沙。
东郊渐觉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堤上柳,未藏鸦,寻芳趁步到山家。
陇头几树红梅落,红杏枝头未着花。
这首《鹧鸪天》词说的是孟春景致,短短数句,即将初春一派胜景,铺叙如绘,实在是首好词。但是若要说到活泼生动,却还有点儿不如底下这首描写仲春景致的词:
每日青楼醉梦中,不知城外又春浓。
杏花初落疏疏雨,杨柳轻摇淡淡风。
浮画舫,跃青骢,小桥门外绿阴笼。
行人不入神仙地,人在珠帘第几重?
这首词儿的好,就在于它不只说出了春天的景,更说出了景中的人。人景交融,静中有动,所以更为活泼生动。但是如果说到情境动人,却又不如另一首描述季春风光的词儿来的好:
先自春光似酒浓,时听燕语透帘栊。
小桥杨柳飘香絮,山寺绯桃散落红。
莺渐老,蝶西东,春归难觅恨无穷。
侵阶草色迷朝雨,满地梨花逐晓风。
这首季春词之所以好,在于它不只铺叙了景,更在景中融入了情。
看官们或许奇怪,为什么说书的正题儿故事不说,却只在这里讲述春天景致的词儿?
俗话说“春为四季首”,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滋长、风光和煦的日子,更是郊游踏青的好季节。在下今天要讲的故事,其中的恩怨曲折,全是因为一个官府人家游春无意中起的头,所以正题儿未开始,免不了先唱几首叙说春景的词儿来做个开场。
话说绍兴年间,三镇节度使咸安郡王赋闲在京。一个春景融融、风光宜人的日子,郡王带领许多家眷随从出外游春,一日下来,个个欢喜无限。
当日傍晚回家,一行人来到钱塘门里的车桥,家眷们的轿子已经走过去了,郡王的轿子刚刚来到,忽然听得桥下有人叫道:“孩儿啊!快出来看郡王。”
郡王往外一瞧,原来是桥下裱褙铺里 的一个人叫他的孩子出来。郡王瞧得仔细,便叫贴身的随从虞候来吩咐道:“我从前一直要找这样的一个人,想不到今天却在这里找到。事情包在你身上,明天要带这个人进府中来。”虞候应声:“是。”便来找这个看郡王的人。
郡王要找的到底是什么人?原来就是刚才被叫出来看郡王的那个人。虞候来到车桥下,只见一间简单的铺面,门前挂着一面招牌,写着“璩家装裱古今书画”。门口站着一个老人家,身旁一位小姐。这位小姐生得煞是好看:
云鬓轻笼蝉翼,蛾眉淡扫春山。
朱唇缀一颗樱桃,皓齿排两行碎玉。
莲步半折小弓弓,莺啭一声娇滴滴。
虞候认得真确,知道这就是郡王要找的人,一时不便造次过来,便走到他家对门的一个茶坊里坐下,茶坊里的婆婆把茶点送来,虞候对她说:“拜托婆婆一件事,请你到对面裱褙铺里请璩老先生过来一下,我有些话要和他说。”
婆婆去把璩老先生请了来。璩老先生一见是官家的公人,免不了就开口先问道:“府干大人相唤,不知有何指教?”虞候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向老先生请教一件事。不知刚才老先生叫出来看郡王轿子的人是令爱吗?”
璩老答道:“正是小女,我们一家就只三口人。”虞候又问:“令爱今年贵庚?”
璩老应道:“一十八岁。”
虞候再问:“恕在下唐突,敢问老先生是要将令爱来嫁人呢?还是要将她伺候官府人家呢?”
璩老说:“老拙家中贫寒,哪里有钱来将她嫁人!将来恐怕也还只是献给官府人家罢了。”
虞候一听这话,心想若是如此,事情便好办了,当下又问:“不知令爱可有什么本事?”
璩老说:“倒没什么特别的本事,只是学得一手好刺绣。”
虞候见说到了正题,便说:“那太好了,刚才郡王在轿子里看见令爱身上系着一条绣花腰巾,便猜知令爱定会刺绣,所以要在下来向老先生说,现在府中正需要一个会刺绣的人,老先生何不就将令爱献给郡王?”
璩老当下就答允了,约定明天便献到府中来。回到家中向老伴璩婆说了,璩婆也无异议。隔天,璩老写了一张献状,便将女儿献来咸安郡王府。郡王命人算了身价给璩老,璩家的女儿从此便留在郡王府听候使唤,取名叫秀秀。
……
皇帝马上传旨郡王府,宣召碾玉匠崔宁。郡王回奏:“崔宁有罪,发遣在建康府居住。”皇帝便派人到建康将崔宁带到京里, 叫他修理这个玉观音。
崔宁领旨谢恩,找一块颜色质地相同的玉,碾一个铃儿接住了,送到御前交纳。
皇帝看铃儿接得天衣无缝,十分欢喜,令崔宁从此就在京城居住,支领皇家薪水。对一般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份特别的恩典。
崔宁心里想着:“今天能在御前有这份特殊的遭遇,总算争了一口气。我就是要回到清湖河下再开碾玉铺,看你们能把我怎样!”
事情倒真是凑巧,碾玉铺才重新开张不到三天,那郭排军就从铺前经过,看到了崔宁,兴冲冲地上前招呼:“崔师傅恭喜了!你就住在这儿啊?”抬头一看,看到秀秀正站在柜台后面,忽然拔开脚步就走,一脸铁青。
秀秀对崔宁道:“你替我叫那排军过来,我有些话要问他。”崔宁急忙赶上拉住。郭排军一颗头转过来转过去,神色仓皇,口里喃喃地念:“作怪,作怪!”很不情愿又没可奈何地给拉了回来。
秀秀对他说:“郭排军,上次我们好意留你吃酒,要你回来不要提起我们的事,你为什么要告诉郡王,破坏我们两个的好事? 今天情况已经不同,却不怕你再去说。”郭排军给她问得无话可说,只好再三道歉,匆匆离开铺子,一口气跑回到府里。
一见到郡王,没头没脑地便说:“有鬼,有鬼!”郡王说:“你这家伙怎么搞的!”
郭排军说:“禀告恩王,有鬼!”郡王问道:“什么有鬼?”
郭排军说:“小的刚才从清湖河下经过,看到崔宁在那儿开了碾玉铺,柜台里边有个妇女,就是秀秀。”
郡王听了,不由得有气:“胡说什么!秀秀被我杀死,埋在后花园,你是亲眼看见的,怎么又会在那儿!不是来胡闹么!”
郭排军说:“禀告恩王,小的怎敢胡闹!她……她刚才还将小的叫住,问了些话。恩王如果不信,小的甘愿立下军令状,如果所言有假,凭重处罚。”
郡王说:“好!你就立下军令状来。”
也是郭排军这家伙该当受苦,真的就立了军令状。
郡王将军令状收了,叫两个轮值的轿夫抬一顶轿子去带秀秀。
“如果真的还在,带来一刀杀了;如果不在,郭立,你就替她吃了这一刀。”
郭立是关西人,朴直得很,哪里知道军令状不是可以随便写的,带着两个轿夫匆匆忙忙赶到了崔宁家里。
秀秀仍然坐在柜台后面,看郭排军来得慌张,正不知为着何事。
郭排军也不理会崔宁,两眼直看着秀秀说:“小娘子,郡王钧旨,叫我来带你回去。”
秀秀说:“既然如此,就请稍等一下,我进去梳洗好了跟你们去。”进去不久,换了衣服出来,两个轿夫抬着,如飞一般直奔到府前。
郡王正在厅上等着。
郭排军上前禀道:“已将秀秀带到。”郡王说:“叫她进来!”
郭排军出来,走到轿旁叫道:“小娘子,郡王叫你进来。”等了好一会,却没动静,郭排军大着胆子掀起帘子一看,登时便如一桶水倾在身上,张了嘴巴,再合不来。轿子里空空如也,不见了秀秀。
当下受这一惊,郭排军几乎昏倒,问那两个轿夫,轿夫说:“我们也不知道,看她上了轿,抬到这里,又不曾有什么动静。”
这家伙一慌,跌跌撞撞地叫了进去:“告恩王,这……这真的是有鬼!”
郡王说:“你这不是胡闹么!”叫手下:“把这家伙捉起来,等我拿过军令状,将他砍了。”说着便取下先前杀番人的刀来。
郭立这家伙服侍郡王少说也十几年了,就因为是个粗人,到头来还只是做个排军,这时吓得手脚发软,说:“小的并未说谎,有两个轿夫可以作证,请……请叫他们来问。”
郡王叫两个轿夫进来,轿夫说:“我们看着她上轿,刚抬到这里,却就不见了。”说的和郭排军分毫无差。郡王觉得事有蹊跷, 或许真的有鬼,要明白真相,只有问崔宁,便派人去将崔宁叫来。
崔宁来到府中,将秀秀跟他到建康去,一直到现在的情形,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郡王说:“这样说来,事情与崔宁无干,且放他回去。”遇上了这种蹊跷作怪的事,郡王心里气闷不过,着着实实打了郭排军五十大棒。
崔宁听得说自己的太太是鬼,心里疑惑不定,回到家问丈人丈母。两个老的面面相觑,一声不吭走出门,望着清湖河,扑通地便跳下水去了。
崔宁立刻叫救人,下去打捞,却不见了尸首。
原来当初两个老的听说秀秀被杀,便跳到河里死了,他们两个早就是鬼。
崔宁走回家中,没情没绪,进到房里,却见秀秀坐在床上。崔宁两脚发麻,身上抖个不住,说:“求求你,秀秀,饶我一命。”
秀秀淡淡地说:“我为了你,给郡王打死了,埋在后花园里。恨只恨郭排军多嘴,坏了我们的事,现在总算报了冤仇,郡王将他打了五十大棒。如今既然大家都知道我是鬼,容身不得,只好去了。”说罢,站起身来,双手揪住崔宁,大叫一声,匹然倒地。邻居们听得声音,跑过来看时,但见:
两部脉尽总皆沉,一命已归黄壤下。
崔宁也被扯去,一块儿做鬼去了。
【结语】
本篇选自《警世通言》第八卷。这一篇在《通言》里题作“崔待诏生死冤家”,题目下有编者自注:“宋人小说题作《碾玉观音》”。因此,这一篇原来也应当是宋人的作品。在本书里,我们将题目还原,因为本篇的题旨主要的并不在于男女主角如何“生死悲恋”,而是借碾玉观音这件事来牵引出一件和情感有关的传奇故事。这一篇如果照宋人的分类来说,应当是属于“烟粉”一类。宋人话本的所谓烟粉一类,并不只是恋爱故事,而通常和“女鬼”的故事也有些关系。
这篇故事,在 1970 年 5 月的时候,戏剧学家姚一苇先生曾经将它改编为三幕四场的一出悲剧。后来也曾经改拍为电影。但是改编后的戏剧和电影,已经和原来故事的情节有许多不同。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通俗小说的先驱,宋明话本精华中的精华。
2.“说话”,后来叫“说书”,在广播事业发达以前,始终是民间普遍的娱乐形式,曾经,宋代“说话”就像元代“杂剧”一样为人熟悉。
3.鲁迅:“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改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4.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畅销台湾四十年,一家人共读的经典。
书摘插图
前言
【导读】从“说话”到“说书”
胡万川
“说书”在我国历史上,尤其在宋朝,曾经是普遍、受欢迎的一种大众娱乐。但曾几何时,它已经在广播事业、电影、电视的冲击下,销声匿迹了。
说书和戏剧一样,同样是一种有着长久历史渊源的民间娱乐活动。可是,它却不像戏剧那么幸运,那么有韧性,经过长期的社会变迁,虽然屡次改变形态,仍然能够继续流传下去。
或许现代的读者,有些连说书是什么都已经不大明白了,因为它毕竟已经是一种历史陈迹。用现代的话来说,说书就是说故事,特别是指那种为赚取自己生活费、职业性的“说故事”而言。
其实,“说书”这个名词,尚且不是说故事这个行业的本来名称。它是“说故事”这个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阶段以后的说法。在宋、元以前,他们称这种行业为“说话”。当时的人在这种场合所用的“说话”两字,指的就是“说故事”。“话”就是“故事”的意思。这种用法,和我们平常所指的“说话”两字是有所不同的。当时的人,称从事“说话”这种行业的人为“说话人”或“说话的”。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三个字也就是“说故事的人”的意思。
单纯地“说故事”给人家听这件事,或许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几乎人类有了语言,有了家庭组织,就有了“说故事”的行为。但是那种长辈讲给晚辈听,公公讲给孙儿听的“说故事”,甚或到了后来朋友们交际应酬,以及宫廷中俳优们的“说故事”,都不是我们这里所要讲的“说故事——说话”。我们这里所说的“说话”,是专指“职业性的”、艺人们用来娱乐大众,借以赚钱谋生的那种“说话”。
以目前所发现的可靠资料来说,我们中国职业性“说话”的产生,或许可以上溯到晚唐。但是,“说话”艺术真正的蓬勃发展,成为民间众化的娱乐活动,却是北宋以后的事。整个北宋、南宋时期,说话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峰。到了元代,由于戏剧的勃兴,说话艺术才开始式微。但是一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广播事业发达以前,“说话”——后来又叫“说书”,却始终是民间娱乐的一种主要活动,并没有中断过。
由于“说话”是两宋时期重要、代表性的民间娱乐,所以,一提到“说话”,很容易就使人联想起“宋代”,就好像提起“杂剧”就使人想起“元代”一样。
宋朝的“说话”大部分集中在都市,北宋时期的汴京(开封)、南宋时期的临安(杭州),更是两处说话人的胜地。说话的场所多半就在瓦子(市集)等人口集中的地方。两宋时期,虽然各种民间游艺活动,如杂耍、傀儡戏等也都相当发达,但是,听“说话”却是当时人们主要的一种娱乐活动。
为了因应市场的广泛需要,提高“说话”的技巧,宋代的“说话”已经有了很专业的分科,其中尤以讲史和讲小说的人数多,也受欢迎。“讲史”讲的就是历代兴废变革的历史故事。这种历史故事一个主题通常一讲就是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讲小说”,则是讲历来的传说以及当时发生的种种感人的故事,包括英雄豪侠、恋爱、神怪、公案等。通常是一次或两次就能讲完。他们所说的“小说”,以现代的话来说,就等于“短篇故事”。
当时的“说话人”在讲故事的时候,虽然并不像后代的某些“说书”人一样,专门根据某本“书”来开讲发挥,但是也有他们自己的故事“底本”。这种“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便叫作“话本”。“话本”通常是他们的故事提纲,用来备忘的。他们 如果要讲得好,就得靠着口才临场发挥,不能够单是凭着“话本” 照本宣科,否则就没人听他的了。
“说话”艺术的初期,“话本”大概都是“说话人”自己编的。后来,由于“说话”的市场需要愈来愈大,故事的需求量也就越 来越多,便出现了专门为这些“说话人”编故事的“书会先生”。“书会”是当时那些“编故事的人”的同业组织,就像“说话人” 也有自己的同业组织一样。说话人的同业组织有的就叫作“雄辩社”。由“编故事的人”“说故事的人”都有了同业组织这一点来看,就可以明白当时的“说话”是多么的发达。
不论是“说话人”自己编的“话本”,还是书会先生们编的“话本”,本来都是不外传的。后来,故事的流传一广,不知道是这些说话人自己,或者书会先生,或者是有心的听众,便将这些原来“说话人”用的“话本”刊印了出来。从此,“话本”就在市面流通,变成了一种供人阅读娱乐的故事了。
“话本”原来是民间艺人的作品,开始的时候,很少受到读书人的重视。流通既久,渐渐便引起有心的文人的注意,他们或 者将话本成套编印,或者模仿“话本”的体裁来创作他们的小说。于是,原本说话人用的“故事底本”就变成了一种“阅 读欣赏之用”的文学作品,和现代人写小说的意义完全一样了。这是民间文艺影响文学的一个好例子。
这种文人模仿话本体裁创作的小说,后来有的人就将它称为“拟话本”,表示它们和原来说话人用的“底本”有所不同。但是,对我们后代的读者来说,“话本”除了文字比较粗糙俚俗以外,和“拟话本”实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因为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话本”“拟话本”,都是印在纸上的小说。我们既然不能再看到当时“说话人”的实际演说,对我们来说,什么是“话本”,什么是“拟话本”,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后来的说书者同样也可以用“拟话本”作为底本,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在宋代,“话本”一词的意义曾经包罗很广,不只是指讲史、讲小说所用的底本,同时也指演出傀儡戏、皮影戏等的故事底本。后来才用来专指“说话”的底本。
但是,到了元代又有一些改变。元代的人似乎比较偏爱讲史的故事。他们特别称讲史为“平话”,讲史的“话本”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地称为“平话”。“平”就是“评”,因为讲史通常有讲又有评,所以才叫作“评话”,简称“平话”。在当时,这个分别是颇为清楚的,就是把讲史的故事底本称为“平话”,讲短篇故事的底本称为“话本”。虽然后代的人有时又将“平话”和“话本”混淆在一起,我们认为仍然是分开用比较好。
“平话”后来就演变成长篇的历史演义小说,“话本”则一直用来指称所有短篇的“话本体”小说。我们在本书里所指的“话本”,就是这个用法。
话本由于本来就是供“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所以它是口语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白话的。而且说话者为了吸引听众,更常常运用生动的市井俚语。后来文人创作改编的话本小说, 仍然保持了这种特色。
另外,“说话人”当初为了演出的临场效果,更常常有乐器伴奏的演唱场面。也就是说,讲故事的人讲了一段故事以后,在精彩处或描绘特殊的场景时,常常来一段诗词,这一段诗词便是演唱的。这种一说一唱的说故事,在当场敷演时,当然有着特殊的效果,但是,后来把这些话本编成给人阅读用的小说时,诗词 等插曲的重要性就逐渐减低了。虽然如此,现存的话本仍然保留了许多诗词,这是“话本”和现代小说不同的地方,也是“话本” 小说的特色。
话本小说除了有这些特色以外,它在形式上还有一些和后代短篇小说不一样的地方。,它的篇首通常以一首诗(或词),或一诗一词为开头。结尾大体上也如此,就是以诗词作结。结尾的诗词,一般就是全篇故事的大纲或评论。篇首的诗词则不一定。
第二,在篇首的诗词之后,正文的故事之前,通常有“入话” 和“头回”。入话就是接在篇首的诗词之后,加以解释,或作一番议论的段落。头回则是在正文故事未开始之前,先说一篇小故事,这篇小故事的主题或者和正文故事相似,或者相反。这篇头 回的故事,和正文故事因此就有着衬托或对比的意义。正文故事的主题,可以借此而更加清楚明白。
话本小说之所以会有“入话”“头回”,是由于“说话人”职业上的实际需要。“说话人”是靠着听众给钱维生的,可是古代的人并不像现代人,人人有钟有表,说什么时候开讲,听众到时一定到齐。在当时,听众总是陆陆续续来的,“说话人”为了不使早到的人觉得冷场,便需先说一些议论,或唱一些诗词,或讲一个小故事,来稳住那些早到的听众。然后,等所预定的听众人数大约到齐了之后,才“言归正传”,讲本题故事。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听众都满意,“说话人”也才能赚钱维生。
由上面简单的介绍,我们知道,话本的结构形式,按先后排列应当是:①开场诗;②入话;③头回;④正文;⑤散场诗。但是现在留传下来的话本小说,却并不每篇都保留着这么完整的形式。有的缺入话,有的缺头回,或者甚至有入话和头回都缺的。这或许是后代辗转刊印时脱落的,或许是本来有些话本就缺少这几部分。
宋代虽然是“说话”的黄金时代,但是,宋人刊印的“话本” 小说,我们却再也看不到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话本集,早 的是明朝嘉靖年间洪楩所刊印的《六十家小说》。所谓的《六十家小说》,就是六十篇话本小说。这六十篇话本小说现在也已大部分失传,连残缺不全的计算在内,一共只剩下二十九篇而已。因为洪楩刊书的堂名叫做“清平山堂”,在《六十家小说》的刊本上,也有“清平山堂”的字样,所以后来有的人便又将《六十 家小说》称为《清平山堂话本》。这二十九篇话本,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包括了宋代、元代和明代的作品。
接着便是万历年间熊龙峰所刊印的话本小说了。熊龙峰所刊的话本小说,传到现在的只有四篇。据近代人的考证,其中两篇大约是宋人的作品,两篇是明人的作品。
再接着,就是天启年间冯梦龙所刊印的《古今小说》(又称《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这三部大书了。这三部书合称“三言”,共收了话本小说一百二十篇,每一部四十篇。这一百二十篇里,同样的是收了宋、元、明各代的话本小说,同时包括了冯梦龙自己写的在内。“三言”以后,话本小说的创作风气已经形成,《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石点头》《西湖二集》等以下,便都是作家个人创作的话本小说集,而不是收集各代作品的话本集了。
《六十家小说》、熊龙峰所刊小说和“三言”里所收的话本, 虽然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大体上能够指出其中哪些原来是宋代的作品,哪些是元代、明代的作品,但是因为它们刊刻的时代离 宋已远,那些所谓的宋代话本,到底保存了多少当时话本的本来 面目已不可知。而且,像冯梦龙编辑“三言”的时候,很明显曾 对原作加以修改润色,所以,即使“三言”里的某篇和某篇本来果真是宋人小说,但是经他这么一编一改,我们却再也不能硬说这篇是完整的“宋代”话本了。
由以上简单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宋代虽是“说话”的鼎盛时代,明代却是文人编辑和创作“话本小说”的丰收时期。本书里所收的几篇,就是包括了这两个时期的一些代表作品。
而为了使读者能较为广泛地接触到话本小说的各种内容,本书所收的各篇又分别代表了神怪、侠义、恋情、公案等不同的主题。
本书对于原来作品的改写态度,以保持话本小说的本来特色为主。除了原来作品情节有前后不能衔接的地方,或者过于艰深生僻的字眼以外,编者尽量地力求保持原作的精神,不加更动。至于本书所收各篇的出处以及其他有关的细节,读者们等看完了故事,再看篇后所附的介绍,就能了然。
书籍介绍
“说话”就是说书,在宋代是最普遍最受欢迎的一种大众娱乐活动。“说话人”讲故事用的底本就叫话本,明代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小说也叫拟话本,举凡人生百态,遭逢万端,都可以成为话本的材料来源。本书所收各篇,皆一时名作,分别代表神怪、侠义、恋情、公案等不同主题,保持了话本小说的本来特色,字里行间充满说书人的韵味。
编辑推荐:
1. 中国通俗小说的先驱,宋明话本精华中的精华。
2.“说话”,后来叫“说书”,在广播事业发达以前,始终是民间普遍的娱乐形式,曾经,宋代“说话”就像元代“杂剧”一样为人熟悉。
3.鲁迅:“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改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4.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畅销台湾四十年,一家人共读的经典。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收费(293+)
- 无漏页(332+)
- 微信读书(571+)
- 五星好评(646+)
- 简单(617+)
- 排版满分(97+)
下载评价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 网友 曾***文: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仰***兰: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石***烟: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后***之: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宓***莉: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利***巧: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喜欢"宋明话本:听古人说书"的人也看了
评点二十四史解析 宣纸线装16册 【正版现货】红旗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卡耐基成功学经典:人性的优点全集(精装典藏版))(改变亿万普通人命运的成功学经典,揭开正能量的秘密,开创积极的人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2012年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543690677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2023秋 4本套装 黄冈小状元二年级语文数学上册人教版全4本(黄冈小状元作业本达标卷 )龙门书局黄冈小状元测试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经济法基础全真模拟试题(初级会计资格财经版2006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用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200种中药片剂制备关键技术【达额立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现代物流信息管理 张磊,李芊蕾 主编 著作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符号叙述学视域下的网络情感传播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快乐小学生校园成长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弗洛伊德传 [法]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lisabethRoudinesco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301226315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56063188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天空的魔力(第三版)( 修订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10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钱是什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动物检疫检验技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书声琅琅 国学诵读--唐诗三百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