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不平的千禧一代 格致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躺不平的千禧一代 格致出版社 躺不平的千禧一代 格致出版社精美图片](https://img3m7.ddimg.cn/7/3/11580815077-1_h_1699501489.jpg)
躺不平的千禧一代 格致出版社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美国的“千禧一代”(1981—1996年间出生的人),在“美国梦”的神话中长大,曾经对人生抱有远大期望。然而当他们参加工作时,正值美国自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经济衰退期。千禧一代成为美国现代目前第一代生活水平不如自己父母的人。仅仅为了在艰难时日中维持生计,这一代美国人就需要耗尽全力。本书考察了美国千禧一代中普遍倦怠的生存状况。作者通过3000余份在线问卷,上百次对话,用年轻人的访谈原声,真实揭示了美国千禧一代在生活方方面面承受的重压,包括为一路为了升入大学做准备的成长经历、将好工作等同于过度工作的病态职场文化、被工作不断挤压侵占的休闲时间,以及令人心力交瘁的育儿经历等等。本书并未止步于此。作者借鉴范围广泛的学术研究和历史回顾,考察了美国经济几十年来的变迁,以及塑造千禧一代生活的经济与文化因素,将当代美国年轻人疲于奔命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美国晚期资本主义体系的深层问题——崩坏的不是任何一代人,而是体系本身。面对美国社会的结构性痼疾,作者从回归个体劳动者价值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主张。
书籍目录:
推荐序林小英
序
致谢
第0章引言
为什么要一直工作个不停呢?因为我害怕失去工作,也因为我作为一个工作者的价值与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已经无法避免地交织在一起。我无法摆脱这样一种风雨飘摇之感:自己为之努力的一切都有可能消失殆尽。
第1章我们倦怠的父母
在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驾驭一种基本的、关于自身阶层地位的忧虑,并努力寻找一份能保持这种地位的工作,这就是在婴儿潮一代身上上演的我们今天所知的倦怠。他们没有背上繁重的学生债务,但他们确实有根本性的不安,以及处理日常风雨飘摇感的心理压力。
第2章成长中的小大人
这些社会地位较低的父母并不是“坏”父母,只是他们在孩子身上培养的技能,并非中产阶层工作场所重视的技能。要在那种地方得到重视,你需要从小开始的培养计划、丰富的简历、与权威人士互动时的从容自信,以及对职位阶梯运行规律根深蒂固的理解。
第3章不惜一切代价上大学
上大学并没有减轻父母的经济焦虑,它甚至未能确保我们在中产阶层占据一席之地,也没有帮我们为进入就业市场做好切实准备。然而,为入学所做的准备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如何凭借“努力便能功成名就”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人生,无论我们看到多少相反的证据?
第4章做自己热爱的事,也无法免去工作劳苦
对自己热爱的酷工作的渴望,是格外现代且有资产阶级特色的现象——这是一种将某种类型的劳动提升至令人神往之地步的手段,以至于劳动者会为从事该劳动的“荣誉”,而容忍任何形式的剥削。“做自己热爱的事,每一天就不再像是工作了”的说辞,正是倦怠的陷阱。
第5章工作何以变得如此糟糕
华尔街的大事与你日常的精疲力竭,两者听上去遥不可及,但其实都可以归到同一个问题:正是那种使普通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糟的决定,促成了股票市场的繁荣。公司股价往往随着重组与裁员的宣布而上升。员工们不再被视为资产,只是让资方心疼开销的必需品。
第6章工作为何依旧如此糟糕
投行坚持这样的观念:一刻不停地工作是精英的标志,也是他们眼中的“聪明”。该逻辑建立在这样一种事实之上:投行只从常春藤盟校中招人,这表明投行从业人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因此,无论他们形成何种模样的工作日程表,都是胜人一筹的。
第7章科技驱动万物
这些技术蕞擅长的就是提醒我们还有什么事没做:谁在找我们?有哪些邮件还没回?谁干得比我们多?它拒绝让我们的知觉和意识有片刻闲暇。技术把我们和他人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推至前台,令我们无法忽视。我们自然也就得做更多事。
第8章周末为何物?
填满你每一天的事情,与你想要的人生意义不相符。所以,倦怠不仅是对工作上瘾,还是一种与自我的疏离。除去你的工作能力,你还是谁?剩下的这部分自我还有可供开采挖掘的地方吗?在无人注视的场合,你知道自己的好恶吗?除了一味向前进,你知道你该做什么吗?
第9章精疲力竭的千禧一代父母
当家长试图与“合适”的家庭建立关系时,其真正试图实现的,是建立一份保险单,使孩子在有生之年都能保持这种中产阶层的人脉、习惯与阅历。照此逻辑,与“不合适”的家庭相处,就像暴露在某种传染病面前,使孩子面临感染向下流动这一恶疾的威胁。
结语消除倦怠
我们不必通过各自完成的工作量来评价自己和他人。我们不必埋怨父母或祖父母那辈人比我们过得轻巧。我们也不必觉得那么孤立无援、如此疲惫不堪。我们可以形成这样一种不同凡响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哪怕仅因为我们存在。
译后记
作者介绍:
[美] 安妮·海伦·彼得森| Anne Helen Petersen
文化研究学者、作家、记者,在付费订阅平台Substack上主编新闻通讯《文化研究》(Culture Study)并撰稿。曾任知名数字媒体BuzzFeed的资深文化作家,在《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发表大量文章,是四本书的作者。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媒体研究博士,曾任惠特曼学院访问教授。
长期从事流行文化和社会议题报道,善于敏锐感知和捕捉公众心理。2019年1月发表在BuzzFeed上的文章《千禧一代如何成为倦怠的一代》(How Millennials Became The Burnout Generation),获得超过700万次阅读量,成为爆款热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由“根本性的不安”和“随时袭来的倦怠”这两个自变量化合而成。这无需千禧一代长大以后才懂,他们“从四岁起就很忙”,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蜂拥而至,从来不闲着,放松一下就会有负罪感。这是父母为他们的成人阶段所做的准备,体现的是父母的阶层意识,这是代际传导的过程。美国千禧一代的典型画像:日程安排过满;养尊处优过度;以及不难想象将会在若干年后纠缠他的、一种刻骨的倦怠感。时而抵制一只管守住自己,懒得合群,不结婚,不生娃;时而妥协——践行早熟的实用主义,变本加厉地关注尽己所能可以掌控的事物。整个人生反转了:小时候就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大学毕业就是中年人的模样。
当苹果公司的中国工厂出现极端过劳的证据时,该公司便以“只有一个大脑而没有躯体”为由,称自已束手无策。事实上,它压根连“手”都没有:严格意义上说,这些压根就不是苹果的工厂,它们只是恰好产出应用到苹果产品上的技术而已。而这种理念的成功,也是苹果公司能成为证券交易市场上最具价值的公司之一的主要原因。凡是苹果做的,都是美好而耀眼的事情。而使这些美好而耀眼之事成为可能的一系列混乱而具有剥削性的行径,怎么可能会是苹果的责任呢?
凯利服务(Kelly Services)是全球前五大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服务公司,曾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创造 “凯利女孩” 品牌。
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临时工机构方兴未艾。至少从表面上看,临时工是建立在那些渴望凭借劳动快速赚几个零花钱的已婚女性基础上的。临时工服务被作为一种迅速而极为简单的方法,用以解决公司紧急的劳动力需求。其中一家业内龙头公司的广告上写着,他们提供名为 “凯利女孩”(KellyGirls)的劳务派遣服务,并承诺这些派遣的临时工:
- 从不休假也不过节假日;
- 从不要求加薪;
- 从不会因其空闲时间而让你掏钱(当工作量减少,你就让她离开);
- 从不感冒、椎间盘突出或牙齿松动(反正也不会发生在为你工作的时间内);
- 从不耗费你的失业税和社会保险金(自然也不需要相应的文书工作);
- 从不耗费你的附加福利(它们加起来要占每一美元工资的 30%);
- 永远不会让你失望(如果你的凯利女孩雇员无法交差,你不付钱就是了)。
简而言之,你根本不需要像对待常规雇员那样对待凯利女孩,或者至少不需要像工会与公司之间商定的雇佣关系那样。临时工就好比海外劳工,为公司提供了一种规避工会要求的方式,而且使公司看起来又不像是在破坏工会。这种方法还能降低公司成本,同时免去了雇主和雇员之间任何涉及责任义务的合同——如此一来,就把日常生活的风险完全转移到雇员个人身上。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这种方式还为当代工作模式提供了样板,其中各式各样的兼职人员、独立承包人、自由职业者、零工,或任何其他类型的 “临时” 劳动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新且不断扩张的社会分类:朝不保夕阶层(theprecariat)。
早期关于战后临时工的叙事是,她是一位 “追求奢华的家庭主妇”,为了赚取一些额外的零花钱,好为家里添置一点自己想要的物件。临时工所在的家庭并不真正需要这笔钱,这些临时工只不过是想获得一点赚钱的乐趣罢了。而正因为这份收入被认为是多余的,所以解雇临时工或是为其创造不稳定的工作条件,实际上并没有伤害任何人。毕竟,这些人完全可以随时选择不当临时工。但是,这种说法与事实从来就没多大关系——在 20 世纪 70 年代更是如此。当年正值经济跌入谷底,许多被公司——正是那些如今依靠临时工的公司——解雇的劳动者,急需一份工作,任何工作都行。
然而,“临时工的确是临时的,或者至少是心甘情愿的” 这样一种叙事,流布甚广。最终,临时工被彻底女性化,同时也被有效地贬低,以至于人们很少考虑其中是否具有剥削性。
通常正是那种使普通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糟的决定,促成了股票市场的繁荣。事实上,一家公司的股价,往往随着 “重组” 以及随之而来的裁员事宜的宣布,而上涨,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员工们不再被视为资产。我们是昂贵、让资方心疼开销的必需品。尽量将我们处理掉——剩下越少人越好——就能见证公司价值飙升。
外包并不能维持雇员薪资的稳定,也不会使其工作及生活变得更美好。外包唯一能做的就是增加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整体价值,而这有利于股东和那些幸运地拥有企业退休金的人,而与此同时压低了那些被外包人员的工资。而且,由于许多人心甘情愿或不顾一切地寻找工作——任何工作都行,雇用这些外包人员的公司几乎没有丝毫动力去提供稳定的工作、常规排班,或福利。这样的就业状况不仅加剧了倦怠,甚至给人感觉其目的就是要制造倦怠。而这种设计的核心,是少数人利用其他许多人缺乏选择的局面,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 永远精疲力竭,永远风雨飘摇——这一届美国年轻人,真的太难了!
※ 当代美国打工人生存图鉴
※ 用尖锐的文笔和生动的报道,描绘一代人的倦怠和绝望
※ 北大教育学院副教授、《县中的孩子》作者 林小英 长文导读
※《时代周刊》《财富》《奥普拉杂志》《时尚芭莎》“2020年秋季最佳图书”
※ 入选亚马逊“最佳非虚构类图书”“2020年9月最佳图书”
————————————
【精彩段落】
这是一种深沉的精疲力竭感,即使借助睡眠和假期,这种感觉也不会真正离散。这是这样一种认知,你仅仅是把头伸出水面,即便是最轻微的变故——如一场疾病、一辆破损的汽车、一个坏掉的热水器——都可能使你和家人沉沦。这是将生活夷平为一份永无止境的待办事项清单。这是一种感觉,你已经把自己优化成一个工作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只是恰好具有人体生理机能而已,而你还在尽最大努力去忽略这残存的机能。这是一种你的思想已然化成灰烬的感觉。
——《躺不平的千禧一代》,第0章“引言”
——————
美国的“千禧一代”(1981—1996年间出生的人),在“美国梦”的神话中长大,曾经对人生抱有远大期望。然而当他们参加工作时,正值美国自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经济衰退期。千禧一代成为美国现代史上第一代生活水平不如自己父母的人。仅仅为了在艰难时日中维持生计,这一代美国人就需要耗尽全力。
本书考察了美国千禧一代中普遍倦怠的生存状况。通过3 000余份在线问卷、上百次访谈,用年轻人的访谈原声以及作者的个人经验,真实记录了美国千禧一代在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承受的重压,包括一路为了升入大学做准备的成长经历、将好工作等同于过度工作的病态职场文化、被工作不断挤压侵占的休闲时间,以及令人心力交瘁的育儿竞争等等。作者还探讨了技术和社交媒体是如何通过创造持续的在线要求和“时刻待命”的压力,让美国千禧一代打工人进一步深陷倦怠境地。
本书并未止步于此。作者借鉴范围广泛的学术研究和历史回顾,考察了美国就业市场几十年来的变迁,以及塑造千禧一代生活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因素,将当代美国年轻人疲于奔命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美国晚期资本主义体系的深层问题——金融监管放松、工会与劳工阶层的削弱、社会安全网的侵蚀等——崩坏的不是任何一代人,而是体系本身。在结语部分,针对美国社会的结构性痼疾,本书从回归个人价值的角度,呼吁美国的年轻人团结起来,携手推动系统性变革。
————————————
这本书是美国的一位“千禧旧人”写给新千年过往二十年的讨伐檄文,这一代美国人曾经对这个时代是多么渴望和充满希冀。美国千禧一代对自身处境的愤懑和不满,本书作者都已经痛快淋漓地替他们骂出来了。
——林小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县中的孩子》作者
.
读完这本令人难以置信的书,我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就好像有人将我混乱的生活碎片整理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本书就像一本野外指南、一面镜子和一种宽恕。同情、睿智、精辟,这是一部关于被工作定义的一代人的决定性作品。
——Ed Yong,《纽约时报》畅销书《我包罗万象》作者
.
我们以为资本主义是一种组织经济的方式。但如果时间足够长,它的影响还不止于此:资本主义将组织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关系。安妮·海伦·彼得森写出了一部分析严谨、充满同理心的书,讲述了现代资本主义对受其影响的人造成的心理伤害。这本书是理解我们的时代和理解我们自己的必读著作。
——Ezra Klein,《纽约时报》畅销书《我们为什么极化》作者
.
这本书令人信服地探讨了倦怠现象,以及整整一代人是如何注定走向失败的。身为千禧一代,阅读这本书是一次深刻的宣泄体验。安妮·海伦·彼得森将一代人的挣扎和动力阐述得淋漓尽致。读完这本书,我觉得终于有人理解我了。我希望能把这本书送给我认识的每一个人。
——Taylor Lorenz,《纽约时报》文化记者
.
本书是这一代人的《我在底层的生活》。这本书以彼得森睿智而有分寸的风格,对美国几十年来动荡的经济生活进行了冷静有力的分析。
——Tressie McMillan Cottom,美国国家图书奖入围作家
.
2019年,彼得森在BuzzFeed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千禧一代如何成为了倦怠的一代》的文章——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已超过700万次。显然,倦怠这一话题触动了喜欢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的这一代人的神经,也触动了那些喜欢嘲讽他们的那些世代的神经。《躺不平的千禧一代》(Can't Even)一书,并不像书名看起来那么轻松,它严肃而冷静地探讨了前几代人,尤其是“婴儿潮一代”如何辜负了千禧一代,并为后者的倦怠埋下了伏笔。本书写道:“千禧一代生活在这样的现实中:我们将永远工作,至死无法还清学生贷款,可能因为养育自己的孩子而破产,或是在一场全球浩劫中灰飞烟灭。”彼得森对千禧一代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了研究:工作(对这一部分给予了特别关注和重视)、教育、互联网和科技文化、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尤其是母亲身份),以及休闲时间。该书的研究引人入胜,内容新颖,多次引用了刚刚出版的书籍,如安娜·维纳(Anna Wiener)的《神秘硅谷》(Uncanny Valley)。彼得森在“序”中称新冠病毒是“一帖药效极佳的澄清剂”,并邀请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每一部分时都要记住:工作更难了;养育孩子更难了;我们对手机的沉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作者本人也是千禧一代,她自身的经历让她的论点更令人信服,也更受读者欢迎——尤其是在“结语”部分,她用自己的讲述强化了她的观点。我再也不会嘲笑千禧一代了。
——Sarah Gelman,亚马逊书评
.
无论你是在寻找解决方案,还是只是在寻找“被看见”的感觉,本书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
——《时尚芭莎》2020年27本最佳图书
.
彼得森的这本书是对无数年轻人生活中的焦虑和疲惫的一项研究,关注在互联网和经济崩溃中成长起来的千禧一代。书中金句俯拾即是,消除了围绕千禧一代的许多迷思和误解——“懒惰”“理所应当”等等。然而,彼得森并没有将千禧一代与婴儿潮一代对立起来,而是在这两个群体的辛劳和烦恼之间建立了有意义和建设性的联系。
——《奥普拉杂志》
.
掷地有声,极具说服力……彼得森对千禧一代的现状做出了有力的解释,结合深入研究、访谈和她自身的经历,阐述了千禧一代在试图实现有时近乎不可能实现的高期望时所面临的问题。
——《科克斯书评》
.
这既是千禧一代的必读书,也是养育他们的那一代人的必读书。千禧一代生活的世界,与他们被培养去适应的那个世界大不相同。他们被教导要努力工作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结果却是,除了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之外,他们一无所有。
——《华盛顿独立书评》
.
这本书最好的一面是,它成功地提出了改革社会的理由,以此来解决困扰我们许多人的深层个人疲惫问题。它可以被当作美国当代的工作史来读,它正确而又令人震惊地强调了这样一点:美国有许许多多的人既被征税,又没有得到支持。
——Slate
.
犀利的文化批评著作……彼得森用尖锐的文笔和生动的报道,揭示了千禧一代的倦怠和绝望,同时也描绘了一条通往一个新世界的道路——在那个新世界中,她这一代人可以终于甩掉脖子上的枷锁。
——Esquire
.
本书的新颖之处在于,作者认为所有这一切——持续劳作的需要,从千禧一代的童年时代就开始了,而且从未停止过——都可以用对“倦怠”的诊断来概括。这本书非常有力。彼得森巧妙地将学术研究和报告文学结合在一起,但她最重要的贡献是她始终如一的同理心。
——《新共和》
.
如果你感到沮丧,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才能振作起来,你可能会在彼得森的书中找到一些慰藉。书中的论点很有说服力:你并不孤单,而为了消除自身的倦怠,千禧一代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芝加哥论坛报》
.
本书是发自内心的呐喊,也是关于债务、抑郁、特殊压力和极度疲惫的具体说明……它是对革命的呼唤。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
.
这本书是慷慨激昂的行动呼吁,就像作者在BuzzFeed上那篇病毒式传播的文章一样,它提出的是问题而不是答案。
——《图书馆期刊》
.
尖锐犀利,研究透彻……是对准备反抗的一代人的深入描绘。
——《出版人周刊》
.
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时刻,代际争吵随处可见,千禧一代因其貌似临时性的生活方式而受到批评。文化作家彼得森揭示了为什么千禧一代会有这样的行为,以及强加给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如何对整个美国社会造成损害的……彼得森在透露个人经历时很慷慨,即使在她最愤怒的时候也充满希望。这本情绪饱满的读物提醒读者,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绝对不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对于没什么可失去的一代人来说。
——Booklist
.
这是尖锐的批评……我衷心希望每个千禧一代都能读到这本书。
——BookPage
.
作为当代最具洞察力的文化批评家之一,安妮解释了个人、组织和社会是如何防止情绪枯竭的。
——领英
.
当你的生活没有任何容错的余地,当破产或被赶出住所离你只有一次意外或疾病之遥,那就是本书所描述的“倦怠”。在彼得森看来,这就是绝大多数千禧一代的基本生活状态,而且这种生活状态已经被千禧一代内化到了这样的地步,以至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几乎无法想象世界上会有另一种生活方式。
——Vox.com
.
如果你还不熟悉安妮·海伦·彼得森这位伟大的写作者,那么你马上就会熟悉她了。不知道有多少次,光是读这本书的“序”和“引言”,我就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大喊:“写得好!”然后我一遍遍地潦草记下书中的金句,并希望能神奇地将这本书立即转交给美国所有非千禧一代的雇主,以及所有那些对“可悲的千禧一代”大加嘲笑的人。
——TheBookSlut.com
.
才华横溢的研究……彼得森这本《躺不平的千禧一代》,具有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的洞察力和芭芭拉·艾伦瑞克《我在底层的生活》的震撼力,在娱乐的同时还能吸引人、激怒人。
——Shelf-Awareness.com
.
无论你属于哪个阵营,你都会在书中发现新的见解……彼得森证明了自己是一位精辟的文化批评家……无论你的年龄如何,这本书都会给你一种宣泄的感觉。毕竟,我们不都在竭尽全力又勉为其难地继续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吗?
——PureWow.com
.
非常精彩……彼得森坦率地谈论了受到两次经济衰退影响的倦怠文化,这本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及时。
——ApartmentTherapy.com
.
这是一本可读性强、研究透彻的关于一代人的指南……值得称赞的是,彼得森拒绝向她那些焦头烂额的千禧一代读者提供任何简单的“应该如何做”的药方。我们的困境不是靠更努力地工作、更积极地思考或更多的学位就能解决的。
——《泰晤士报》
.
分析睿智,研究透彻……对于同为千禧一代的读者来说,书中所揭示的真相令人触目惊心。
——《星期日泰晤士报》
.
这本书试图挖掘我们这一代人焦虑的根源……彼得森在书中穿插了一些个人的感叹,并巧妙地将当前的问题与美国历史和政治联系起来……使她的研究更具有时效性。
——《每日电讯报》
.
这本书极具启发性……我只希望,读这本书的不会只有千禧一代和美国人。
——《卫报》
.
作者敏锐地揭示了导致整整一代人不断感到精疲力竭的诸多因素……这本书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它坚持认为,你觉得这么累不是你的错。这本书真正具有启发性,它提醒疲惫不堪的一代人,事情可以不是这个样子。
——《观察家报》
.
与生活在资本主义下的每个人息息相关。
——《新政治家》
.
恰逢其时而富有洞察力……这本书会给你亟需的视角。
——Stylist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无颠倒(119+)
- 少量广告(509+)
- 引人入胜(310+)
- 情节曲折(542+)
- 服务好(545+)
- 图书多(644+)
- 三星好评(99+)
- 无盗版(190+)
- 无漏页(428+)
下载评价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冯***卉: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居***南: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喜欢"躺不平的千禧一代 格致出版社"的人也看了
高尔夫俱乐部产品营销-----骨干院校建设项目成果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央苏区货币文物图鉴 李年椿 中国金融出版社 9787504912435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2023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公共基础知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华传统诗词经典---中国古代才女诗词刘冬颖 中华书局出版社【正版现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外汇交易技巧与实战图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供应链上的新元素:企业逆向物流管理实践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发现之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公版2014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题库判断推理必考专项题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原来中国会计就是世界领跑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堕落者的天堂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烦恼的冬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价值观管理——21世纪企业生存之道(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多伦 等精选37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王凤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Running the Gauntlet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经济法学(第2版) 复旦大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青少年跆拳道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与测试方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第2级-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历年真题精解及专家预测试卷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古村有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方生方死 被遗忘的专业 港台原版 梁伟强 刘锐业 马淑茵 香港三联书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飞向太空港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