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繁体竖排平装全5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辽史(繁体竖排平装全5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美图片
》辽史(繁体竖排平装全5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辽史(繁体竖排平装全5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112776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9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51.6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研究辽朝历史的基本史料,原点校本全新升级版本。中华书局出版。


内容简介:

  《辽史》,元脱脱等奉敕撰修,是研究辽朝历史基本、重要的史料。

全书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国语解》1卷,记载从耶律阿保机即可汗位至辽朝灭亡二百余年的历史,兼及辽末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史事。

《辽史》在“二十四史”中成书极速,问题也较多,整理难度较大。点校本《辽史》起初由冯家昇负责整理,后由陈述完成,于1974年出版。原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工作本,以乾隆殿本为通校本,参校南、北监本和道光殿本,又用《永乐大典》所引《辽史》全校一过,同时运用本校、他校方法,订正了不少错谬,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整理本。

本次修订,选择以百衲本为底本,以原内阁大库所藏明初内廷朱丝栏抄本、《永乐大典》引《辽史》为通校本,参校以明南、北监本及乾隆殿本,以版本校为基础,充分利用本校,重点利用五代、辽、宋、金、元、高丽文献等进行他校,非常注意运用出土文献参校,同时全面搜集和吸收已出重要考订和研究成果,严格遵循古籍整理规范,审慎去取,全书改动标点数百处,增补校勘记1000余条,删减原校勘记400条左右,保留的原校勘记700余条也多有充实和改写。可以说,修订本体现了当今《辽史》整理研究的新水平,达到《辽史》点校整理的新高度。


书籍目录:

书影彩页

《辽史》整理人员名录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缘起

点校本《辽史》修订前言

点校本《辽史》修订凡例

册分目录

第二册分目录

第三册分目录

第四册分目录

第五册分目录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组织机构


作者介绍:

修订组成员

主持人

刘浦江(1961—2015),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专业领域为宋辽金史、中国北方民族史,兼及四库文献学及思想文化史研究。先后发表各类学术文章百余篇,并出版《辽金史论》、《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契丹小字词汇索引》四部论著。2004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成员

康鹏,邱靖嘉,陈晓伟,任文彪,苗润博,林鹄,高宇,曹流,乐日乐,聂文华,肖乃铖,赵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諱德光,字德謹,小字堯骨。


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进。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揪然曰:“得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其畏慎如此。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 与通行四十多年的点校本《辽史》相比,本次修订,严格遵循底本校勘原则,采用了明初内廷朱丝栏抄本和《永乐大典》所引《辽史》进行通校,他校文献更加丰富,不仅利用《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等古籍及高丽史料,还参校石刻出土资料约120种,前人的校勘成果和散见于各种书刊的今人相关研究成果亦俱在吸收参考之列。

  2. 改动标点数百处,增补校勘记1000余条,删减原校勘记400条左右,保留的原校勘记700余条也多有充实和改写。校勘记合计1716条。

  3. 新增底本、通校本和参校本彩色书影6幅,新撰修订前言、凡例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和修订后记。


前言

點校本遼史修訂前言

  《辽史》一百一十六卷,元脱脱等奉敕纂修。包括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传四十五卷,《国语解》一卷。记载从耶律阿保机即可汗位至辽朝亡国二百余年(九○七—一一二五)的历史,兼及辽末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是研究辽朝一代历史基本也是重要的史料。

  《辽史》得以纂修成书,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早在元世祖中统二年(一二六一),翰林学士承旨王鹗就曾建言修辽、金二史。南宋亡后,又议修辽、金、宋三史。讫于文宗朝,朝廷屡次议修三史,前后不下六七次之多,但均因正朔义例之争而不得不搁置。其间的主要分歧是自金朝亡国之日起就已产生的两种对立观点:究竟应当独尊宋为正统,还是应当将宋与辽金视为南北朝呢?当时史馆中有人主张采用修端《辩辽宋金正统》提出的南、北史说,张绅《通鉴续编序》曰:“曩时朝廷纂修三史,一时士论,虽知宋为正统,物议以宋胜国而疑之。史臣王理因著《三史正统论》,推明修端之言,欲以辽为《北史》,金亦为《北史》,宋自太祖至靖康为《宋史》,建炎以后为《南宋史》。”但主张独尊宋统者则坚持应以宋为本纪,以辽金为载记。甚至连当时的科举考试都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元文类》卷四七载宋本《乡试策问》曰:“赵宋立国三百余年,辽金二氏与之终始……廷议将并纂三氏之书,为不刊之典。左氏、史迁之体裁何所法?凡例正朔之予夺何以辨?诸君子其悉着于篇,用备采择。”可见这确实是元朝士人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

  后来虞集提出了一个回避争论的设想:“间与同列议三史之不得成,盖互以分合论正统,莫克有定。今当三家各为书,各尽其言而核实之,使其事不废可也,乃若议论则以俟来者。诸公颇以为然。”这一动议的提出,大约是文宗时期的事情。可见三史各自成书的办法,当时史馆中酝酿已久,并非脱脱的发明。直到至正三年(一三四三),时任中书右丞相的脱脱领衔纂修三史都总裁,才终采纳了这种意见。《庚申外史》卷上云:“先是诸儒议论三国正统,久不决。至是脱脱独断曰:‘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议者遂息。”其中《辽史》由廉惠山海牙、王沂、徐昺、陈绎曾四人分撰。自至正三年四月至四年三月,前后费时不到一年,《辽史》就率先告成。

 

  关于《辽史》的史源,冯家升在《辽史源流考》一文中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探讨,他的研究结论是,元修《辽史》的史源主要出自辽耶律俨《皇朝实録》和金陈大任《辽史》,因辽末史料极为匮乏,又取旧题宋人叶隆礼《契丹国志》加以补充。

  辽朝修史制度不甚健全,虽有修起居注、日历的记载,但似未形成制度,亦未闻有成书者,其官修史书之可考者惟有“实録”而已。据《辽史》记载,辽朝曾先后四次纂修《实録》。早的一次是圣宗统和九年(九九一),室昉等撰进《实録》二十卷。《辽史·圣宗纪》曰:统和九年正月乙酉,“枢密使、监修国史室昉等进《实録》,赐物有差”。《室昉传》亦云:「表进所撰《实録》二十卷,手诏褒之。」室昉是时已年过七旬,大概只是以枢密使领衔监修而已,此书主要成于邢抱朴之手。《邢抱朴传》谓统和间“迁翰林学士承旨,与室昉同修《实録》”,即指此事。第二次是兴宗重熙十三年(一○四四),耶律庶成等修成《实録》二十卷。据《辽史·兴宗纪》,是年六月丙申,“诏前南院大王耶律谷欲、翰林都林牙耶律庶成等编集国朝上世以来事迹”。《耶律谷欲传》也说:“奉诏与林牙耶律庶成、萧韩家奴编辽国上世事迹及诸帝《实録》,未成而卒。”《耶律庶成传》则说:“偕林牙萧韩家奴等撰《实録》及《礼书》。”关于此书断限及卷数,《萧韩家奴传》说得清楚:“擢翰林都林牙,兼修国史……(重熙十三年)诏与耶律庶成録遥辇可汗至重熙以来事迹,集为二十卷,进之。”第三次是道宗大安元年(一○八五),史官进呈七帝《实録》,卷数不详。《辽史·道宗纪》是年十一月辛亥,“史臣进太祖以下七帝《实録》”,所谓“七帝”,即指太祖至兴宗。第四次就是辽末耶律俨修成《皇朝实録》七十卷。

……


书籍介绍

遼史一百十六卷,元脱脱等修,記載遼政權二百多年(公元九○七--一一二五年)的歷史。其中也兼敍了遼以前契丹族和遼末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的歷史。元代中統二年(公元一二六一年)和至元元年(公元一二六四年),都曾議修遼、金二史。南宋亡後,又議修遼、金、宋三史。也由於“義例”未定,以至“六十餘年,歲月因循”。關於“義例”的争論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主張仿晉書例,以遼、金作爲“載記”,附於宋史;另一種主張仿南、北史例,以北宋爲“宋史”,南宋爲“南史”,遼、金爲“北史”。這個問題長期争議不決。直到元末至正三年(公元一三四三年),脱脱任纂修三史的都總裁。三史都是倉促修成。其中遼史時間最短,只用了十一個月(至正三年四月到四年三月)。這次纂修卽以耶律儼實録、陳大任遼史爲基礎,參考資治通鑑、契丹國志及各史契丹傳等,稍加修訂編排。撰成本紀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傳四十五卷,國語解一卷,共一百十六卷,就是現在這部遼史。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图书多(131+)
  • 不亏(206+)
  • 方便(172+)
  • 无盗版(496+)
  • 藏书馆(464+)
  • mobi(563+)
  • 书籍完整(94+)
  • 品质不错(125+)
  • 强烈推荐(246+)
  • 种类多(72+)

下载评价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林***艳: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隗***杉: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索***宸: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