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相逢(程乃珊小说系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山水有相逢(程乃珊小说系列)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海上名媛|当代名家|一代风华|程乃珊女士小说作品授权本豪门后裔的海派书写原汁原味的上海故事我们都是文字生涯中人
内容简介:
传奇的上海孕育出传奇的女性。程乃珊——上海的女儿,她精心培育出一座文学花园,百花盛开,流芳至今。
作为一位曾经豪门的后裔,程乃珊凭借一支妙笔,记录上海历史烟云,刻绘上海滩世态人情与弄堂生活,“眷怀洋场氤氲、咀嚼海上风华”……婉转心曲,动人心魄。
程乃珊,活在她的文字里。
程乃珊小说系列(精装典藏),以“上海题材”为着眼点,囊括程乃珊长、中、短篇小说代表作,全方位书写老上海风花雪月、风云变幻,描绘上海滩的世态人情与弄堂生活,细腻笔墨耐人寻味。
作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程乃珊虽已过世,但其影响力和传承性仍在。
本次出版,是以打造典藏的方式,以延续程乃珊在小说创作上一缕心香。
《山水有相逢》收录包括《签证》等中篇名篇在内的故事。讲上海几代人的变迁。程乃珊曾说:这个故事取名为《山水有相逢》,实在是因为,以我浅薄有限的人生见识,已不止一次印证了“人生何处不相逢”了。
如果将中国比作一个大舞池,大概只有上海这座城市才能跳出耐人寻味的探戈神韵。而用文字来捕捉、描绘并解读这样的韵味,程乃珊可谓高手……
——《光明日报》
上海有无穷无尽的变化,张爱玲笔下的上海是一段历史,程乃珊笔下的上海又是一段。程乃珊贡献的不仅是另一种历史教材,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样本。
——作家 王周生
程乃珊的笔下,无论是写老洋房前世今生的《蓝屋》,写金融圈故事的《金融家》,还是写弄堂普通百姓生活的《穷街》,都引起很多人共鸣。
——作家 王小鹰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程乃珊(1946-2013),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政协第六、七届委员。祖籍浙江桐乡,生于上海,逝于上海。
1979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妈妈教唱的歌》,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主要代表作:小说《蓝屋》、《穷街》、《女儿经》、《金融家》等,均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另著有长篇小说《山水有相逢》,中短篇小说《妈妈教唱的歌》、《丁香别墅》、《签证》等,影响深远。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其书写老上海风花雪月、刻画上海世态人情和弄堂生活的纪实性散文,如:《海上萨克斯风》《上海探戈》《你好,帕克》《上海LADY》《上海FASHION》《上海TASTE》《上海素描》等,拥有广泛读者。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摘插图
引子
……洪水以后,他们在地上分为邦国。
——《创世纪》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说,来罢,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创世纪》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息的水边。
——旧约《诗篇》第二十三篇
前言
你在草地上行走过吗?远远望去,你总会感到远方的草簇更为翠绿,更为茂盛,而你脚下的一片,却是斑斑驳驳,其中还夹着不少莠芨,于是,我们就向那块更为翠绿的草皮走去,可到了那里,又会失望地发现,它并不如你原先估量的那般美好。但是,更前方,又有一片碧绿在向你呼唤!
有的羊羔安于一泓清水,一簇嫩草,悠闲地在牧主给他们圈定的那片草地上享足天年。但也有的羊羔生性喜爱寻觅和冒险,他们极想看看远方的草地,远方的同类,他们想测度一下自己的体魄和智力,究竟可以承受多少……或者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迷途的羔羊”之说?其实假如在一开始,上帝不变乱世人的口音,让天下操同一宗语言,天下为一家,何来“迷途”之说呢?
那片青青的、肥沃的、茂盛的芳草地,它究竟在哪里?似乎远在天涯海角之外的某处……它持有那么强的吸引力,使人们只消一听到它的名字,就已经感受到这种吸引力,感受到一种燥热的呼唤。
这真就是那片青青的、肥沃的、茂盛的芳草地吗?
但是,诺亚当时放出的一只鸽子,何以至今还没回来?它还在疲倦地、恐慌地寻觅着……寻觅着……
那片无忧无虑的、茂盛的、平和的芳草地,它究竟在哪儿?
一
“星座,天蝎座。误会会无缘无故产生,在处理好感情上的事宜之际,把爱与关怀给予需要它的人。已有爱侣的人士,不要让第三者介入,以免破坏一段刚撮合的情谊……不要冒险投资……此际宜远行,即便如此,也要寸步小心……”
一只涂着珠光蔻丹、指甲修剪得很漂亮的手指,迅速地滑过这一行行字,在“此际宜远行”上顿了一顿,用指甲尖连划了几下,再缓缓滑过去。到“也要寸步小心”时,冷笑了一下:“废话,这还用说。”那粉红色的指甲又继续往下滑,“因为你很容易……”
“莲姨,我这就要走了,蛋糕好了吗?”
外面客厅里传来小菊那咋呼呼的、冲耳的声音。
“这就好了。”刘莲柔声说。
粉红色的带着珠光光泽的手指甲迅速地从书中抽了出来,“噗”的一下把书合拢。这是一本包罗时装、烹饪、育儿法、性知识、星相学和心理自测的外文杂志,真是“杂”得可以了。刘莲抓起一块毛巾,把手伸进还在散发着逼人的灼热的烘箱去取那烙缸,伸进去立刻缩了回来。这大伏天的,守在烘箱边上已是一身大汗了,再把手伸进去,真是灼人呀。她把中指和拇指习惯地往耳垂上一按,烫得直咧嘴。
“好了?”外面又催起来了,同时随着一阵咚咚的脚步,身高有一米七一的小菊,已挺着个运动员般的身子进厨房了。小菊留着一头短短的头发,五官长得倒端正,可就是那又高又大的运动员式的身材,却缺乏运动员式的敏捷,所以显得有点愣。这种愣相,掩盖了女性天生的那种柔和与妩媚,也掩盖住小菊那过人的精明与狡黠,给人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这女孩子挺憨、挺老实的嘛!这也正是刘莲有苦难诉之处。
小菊是丈夫的末拖女儿,也是这个家里难侍候的一位。有啥办法?她是继母,继母嘛,像她这般的孤女,做了填房,做了继母,等于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得受多少冤枉,受两面的气!
刘莲把毛巾用水冲冲湿,咬咬牙,重又伸进那灼热的烘箱中,取出那烙缸,“砰”一下摔在桌子上。
小菊不满地皱皱眉,挑衅地说:“轻点嘛!老清大早的,咣当咣当做啥!”
“太烫了,”刘莲把烫出泡的手指送到她跟前,“喏,泡都烫出来了。”
自知理亏,但小菊却没有道歉的意思,只顾把鼻子凑到烙缸前,对着那黄灿灿、香喷喷的蛋糕猛吸一口气:“好香!”
蛋糕确实焙得不错,很松,比上次做得成功。刘莲自己也挺满意。
“这怎么带去呀?”小菊缩着手,对着那个还是滚烫的烙缸说。
自然又是刘莲的事。她找出一只干净的纸袋,小心地把烙缸翻过来,让蛋糕倒出来,不让它碎了,然后装入纸袋,外面再套上个食品袋,递给小菊。小菊一把接过放在挎包里,也没说声“谢谢”,就转身“噔噔噔”走了。
年已二十九岁、身高一米七一的小菊,找对象好不容易!近刚找到一个挺满意的男朋友:
大学生,一米八的身材,还是个名门之后。父亲是沪上一位颇有声望的实业家,现在爱建公司任职。男朋友自己,又在某外资公司驻沪办事处工作,拿的是外币工资!近,男朋友的母亲小疾住院,小菊就急急地准备尽一下未过门媳妇的孝心,昨天送鱼生粥,今天又送家制的白脱蛋糕,明天据说要送熏蛋。只是苦了刘莲!
小菊是一心要钓住这个大金龟了。如今的女孩子,挑起女婿来,眼睛都像一台台雷达扫描机似的,讲地位,讲名利,特别是讲究男方的出身,哪怕这位离休干部的女儿小菊,也不例外。
听着小菊“砰”一声关上大门,刘莲才疲乏地透了口气。中指上那个水泡很疼,火辣辣的。她走到浴室里,打开药箱,自己涂上龙胆紫,用纱布包扎了一下。她瞧瞧那包着纱布的手指,对着洗脸架上的镜子,有点顾影自怜。五十二岁了!女人到了这样的年龄,真可谓“人老珠黄不值钱”了。虽说她那头依然浓黑的头发,和经过开泪囊整容后的脸庞,谁也看不出她有这样的年岁。可是,她自己承认,这是千真万确,一点也抹不掉的。五十二年辛酸坎坷的经历,使她形成了一种心理。她能够容忍,也能够宽恕,对看不顺眼的事就掉转自己的目光……她与其他同龄女性不同的是,到了这样的年岁,还没看到自己终的归宿。比如说,此刻这个正在隐隐作痛的手指,绷着纱布,有谁来把它捧在手里,轻轻地吹一吹,表示爱怜?没有!五十二年,她向来就是自己把自己弄疼了,弄伤了,然后忍受着别人“看好戏的”嘲弄目光,默默地把自己包扎好了,等待着伤口自己痊愈,从来没有人怜惜过她。或许,阿龚能不能算一个?不,不算。他至多像哄小猫样,在他感到寂寞时把她搂在怀里哄几下;而当他对她不感兴趣时,她好是躲得远远的。倒是她,替他包扎过伤口,心疼地为他轻轻地吹着,吹着!
她紧蹙着双眉对镜注视着自己。
她感到自己依然很迷人。那挺拔的鼻梁,丰满的、微微有点外突的嘴唇,以及那对不大但却是深得不见底的眼睛。虽说眉骨微微有点下塌了,眼睛四周已刻有依稀可辨的皱纹,但这些皱纹犹如海岸边的贝壳,默默地显示着海的浩瀚!她很欣赏自己特有的美,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她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这种端庄、高雅和充满智慧的容貌,甚至别人当着她的面在感叹“刘莲已老了”时,她也坚信自己比以前年轻时更美了。她对着镜子扬了下皮肤还是绷得很结实的下巴。
“怎么,从五十岁再重新开始,还行吗?”
镜中的她,也扬了扬下巴,略宽的鼻沿在上唇正中,投下一个阴影,使整张脸很有立体感,像美术家用以临摹的石膏像。
“行。反正,我不能再这样过下去了。既然五十年来没有人怜惜过自己,现在连自己能有人怜惜的希望也一次又一次地落空,那么,还是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怜惜自己吧!”
她抬起扎着纱布的手,把头发从额前抹开,露出自己宽阔的、白皙的,也已刻着细碎皱纹的前额。
确实,她不再年轻了,但她自信,她也有着青春美貌的女郎所缺乏的东西,那就是老练、成熟。一个老练成熟了的女人,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宁静和睿智,自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可是,在有些人的心目中,似乎女人一过了五十,就都成了“中性”了。包括她的丈夫,结婚快十年了,一向只把她作为保姆、秘书、听差,或者老伴,似乎从来也没想到,她也是个需要人疼、需要人爱、需要有对象撒娇的女人!
“年纪也一大把了,还成天到晚照镜子,翻行头,对男人发嗲,算啥!”小菊不止一次尖刻地亮着嗓子,以数落某个同样四五十岁的女人为名,毫不留情地挖苦刘莲。特别在得知刘莲做过切除泪囊的手术后,这种冷言冷语更是加剧了,“看她就不安好心,还想去花男人呢!”
奇怪,女人难道非得为男人打扮修饰?就不能为自己修饰、取悦自己?
刘莲拿起头刷,小心地梳理着自己一头浓密的头发,近鬓脚处的头发,已经有点泛出深褐色了,兴许是变白的征兆吧?马上就要老了,她得趁老之将至前,再拼搏一下,再寻觅一下,为了使自己将来老得做不动时,可以有足够的经济能力雇一个可以照料起居饮食的保姆。如果上帝有眼,或许还可以找到一个会把她这个烫起泡的手指,小心地按在嘴唇前轻轻地吹着、吻着的人。
“……宜远行……”她想起星相书上的话。她的星座是天蝎座,真难听!但是,“宜远行”,或许这是一个好的预兆?
她今天要去签证了。这样的年岁,除了探亲,是没有其他理由可以作为申请入境的借口了。她有点紧张!半年前她吃过一次214B,表面上的原因是因为担保人的保证金额不够,实际是据说外国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五十岁以上申请观光探亲是不大肯批准的,就怕你赖着不走。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作为一个国家,不管它的内部社会如何,也不管人们对它所持的希望如何,能吸引世界各个角落的人,向往着到那儿去碰碰运气,过一下做移民美梦的瘾,致使这个国家不得不列出许多规章来阻止大量移民的涌入,这个国家还是有它值得自豪的本钱的!
不到黄河心不死,或许今天,一切会很顺利的吧?否则如是半年半年地往下拖,她人也拖老了,人一老,就什么梦也不会做,什么梦也甭想实现了!
于是,踏进签证处有可能会碰上的一切,又像电影镜头样一幅幅掠过她脑际:
“古得摩林!”一走进去,她将对着他或她、好是他,微微一笑。她瞥了一眼镜中自己的笑容,觉得还是及格的。
然后她将坐下,自然,略略前倾着身子,臀位只沾着一点点椅子边,右脚尖略后,微微抵着左脚跟……总共才那么几分钟时间,她要让对方感到,她即使青春已逝,没了姣好的脸容,但她的举止和性格,还会使对方感到她是美丽的,放她入境,绝不会给接受她的国家制造任何不快与麻烦的。
她始终相信,坦诚,是一切办事的原则。她会老老实实地对签证领事说,她这一辈子,除了上海,还没去过别的地方。既然这番她的同母异父胞弟热情邀请,她很愿意出去见见世面。
假如这次签证顺利,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或许阿龚比她的没见过面的胞弟,对她更持吸引力。她去了那边,就可以见到他了。
阿龚,这个永远成不了她丈夫、却是个能左右她的男人!虽然她明白他并不太看重她,他之所以有时还需要她,只不过在他的生活中,有一些空白点;而她,正适合于填补他的某些空白点,仅此而已。但是,她还是想能再见一见他。并不想从他那儿得到什么帮助,只不过见一见他。
她可以想象得到,他猛一下见到她的神情:
当他一拉开自己的房门,看见她突然伫立在面前时,他会一呆,然后一下把她拉进来,关上房门,并靠着那门,上下打量她一番。他得看看,她是否已是活脱脱一个毫无姿色的老太婆了,她是否还有吸引他的魅力,她是否有求于他,她是否对他还有什么用?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如果一切都是OK的话,他还会对她显出殷勤、柔情绵绵的爱意。她图的,就是这。
他确实漂亮、殷勤、聪明,身材匀称壮美,优雅的五官搭配得很协调。在他微笑时,眼角会飞出三条又粗又深的皱纹,一条飞向浓密的夹着银丝的鬓边,还有两条渐渐淡没在腮边和嘴上,在脸颊两侧形成两个长弧形的酒窝。他算是长绝了!对八岁到八十岁的女人,都有魅力可言!但或许恰恰是他的外貌坑了他,使他过于自信,过于依赖别人,过于相信侥幸而鄙夷那些埋头苦干之辈,不懂得珍惜一些挺宝贵的……那场绵绵爱意过后,他即会彬彬有礼、绝不使她感到难堪地找出各种托词把她打发掉。可是,尽管如此,此番如果她能签出的话,她仍要设法去看看他!坦白说,那片陌生的举目无亲的土地,正因为有了他,她才下决心向它挺进。
前言
乃珊,我爱你
严尔纯(严尔纯,是程乃珊一生相濡以沫的丈夫。)
乃珊走得太匆忙,她有许多构思想要付诸文字,但没能如愿。她太热爱写作了,太热爱生活了,她感到写作是她的享受,一支笔一张纸为她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任她自由翱翔,所以她说:“一天不写几个字,这一天就白活了。”在她生命的后十六个月中,手写与口述相结合共写了十一万字。她太敬业了。
她太热爱上海,太热爱静安区了。她出生在静安区,老宅在静安区,嫁到静安区,后归宿仍在静安区。她写老上海没有做作,没有虚构,没有凭想象,就是像流水荡漾一样从她笔端潺潺流到纸上。看她写的文章就像在听她讲故事一样流畅。她写她的家庭几代人的崛起,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与感染下,她具备了一个从中产家庭走出来的女性所具有的宽容、率直、善良、睿智、孝顺的品质。因此,她有广大的读者群,她的作品无须刻意的吹捧,读者是有发言权的。
她从香港回上海定居后不再是专业作家了,但她毫不在乎。一个好心人对刚回上海的乃珊说:“你可以申请专业作家了呀,你原来不就是专业作家吗?”乃珊说:“专业作家是少数人认可,而作品是靠大多数读者认可的。优越的条件会使我变懒。”好心人说:“那么你是为了稿费吧?”乃珊说:“谁不要稿费?我不会装清高,但我要是为生活而写作的话,早就饿死了,稿费要隔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才付,且稿酬标准又低,你认为我是为糊口而写作吗?我现在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比你低吧!作家是用作品说话的,我不是街边卖伪劣商品的小贩,要一群撬边模子撬边。”这也是激励她努力写作的动力。她自嘲地说:“我自认是专业作家,是我‘爸爸’(丈夫)批准的,是我‘爸爸’发工资给我的。我生活得很舒心,我有稳定的家庭,这足够了。我想的不是趋炎附势,而是抓紧有限时间把心里要说的话一一流淌在笔端。上海要写的东西写不完,单单静安区还有许多老故事可挖掘,一条老弄堂,一幢老房子,一位老人都有他们的故事。”她观察极为仔细,认真做笔记,收集资料,她从香港回上海后基本上每年出一本书,都能上排行榜。她对自己的作品珍爱有加,每出版一本书,拿到样书后就一直拿在手中反复阅读,疼爱至极。她会在书中看出哪里被改过了,哪里被删了,哪位责编是尽责的,她可以非常准确地指出。在电子通讯不太发达的时期,她的稿子基本上都由我送到出版社,再从责任编辑手中拿回来需修改或修改好的稿子(包括拿稿酬),这些额外的琐事都不需要她操心,她只要安心写作。
夏天,乃珊早上五点左右起来梳洗后即开始写作,我为她准备早餐,待她可告一小段落时即进早餐,用毕后继续写作,直到吃午饭;下午和晚上是访友、采访、娱乐、应酬;晚上是从不写东西的,保证休息。冬天起床稍迟,但写作规律一如既往。她坐到书桌前就会思潮涌动,不容别人打扰,这时如果我要她去吃早饭她就会大发脾气,我只能悄悄地走开,自己识相,等着她来吃早饭。等到她来吃时就会气呼呼地对我说:“谢谢侬,我在写东西时你不要来打岔好?!”我只好不响,闷头吃早饭,过一会儿她会主动说:“爸爸,对不起,我不欢喜在写得起劲的辰光有人来干扰……”然后她会说:“爸爸你抱抱我。”我们的气氛很和谐。她说:“你抱我一下,就像大地母亲给安泰俄斯力量一样,也给了我力量。”
自从乃珊走上写作道路后,她是全身心地投入,一心扑到写作上,生活的料理自然是由我担当。她生活的自理能力较差,她讨厌进厨房,讨厌做繁杂的工作,所以她的鞋带永远系不好。她在香港生活工作的十来年中,很少在家吃饭,与朋友相约聚会为多数,既可采访又可聊天解闷。凡在家里,我不在时,她就只吃水果。每天去中环上班需坐一小时的渡轮,在港外浅码头上岸,走过一条近千米的能避风雨的长廊即到中环,不会经过太阳暴晒和雨淋,但这就需要多多走路。当时她才一百斤多一点,确实很辛苦。但香港的这段生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补上了插队的一课,这为她回沪后写就了一本对比香港与上海的《双城之恋》打下了基础。当时她就提出了社会的稳定要像橄榄一样,中间部分是中产阶级,这部分多了,社会就稳定了。这观点因在当时提出过早,被删除了,而日本的报纸《朝日新闻》上却发表了她的这个观点。
乃珊从香港返回上海后,开始用纪实的笔法来抒发她的感受,首先她用大量图片充实她的文字,既能说明问题,印证文字的真实性,又可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她感到老上海是个写不完的题材,她开始从老上海传承下的许多优秀建筑、历史人物等着手开始她的纪实写作。曾有人说她“写老上海是没有出路的”,但乃珊却认准了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表演艺术家秦怡老师曾说:“乃珊是八十年代后小资情调的开拓者。”
乃珊的写作完全是爱好,她曾说:“我写的东西只要读者喜欢,我就满足了,我不奢望流芳百世。”但她写的《蓝屋》、《穷街》、《女儿经》对一些六十岁上下的读者来说却记忆犹新,他们常常对乃珊说:“我们是读着你的小说一起成长的。”我想,读者是毫无功利的好的评判员。有位哲人曾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乃珊该多留些东西给我们,但她过早地走了,留下的遗憾难以弥补,无可替代。
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土壤里培育出了乃珊的《丁香别墅》、《金融家》、《你好,帕克》、《山水有相逢》等作品,这给乃珊踏上文学创作道路夯实了基础。乃珊在天之灵一定会十分感激上海文艺出版社为她的作品做了较系统的回顾,画上了润濡饱满的句号。
从乃珊的作品中可引发我们许多共鸣、思考,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拓展我们的思维和胸怀。
乃珊曾说有一句话我从没对她说过,今天我在此白纸黑字写上,你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受到的——我爱你,乃珊!!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txt(259+)
- 体验满分(224+)
- 图文清晰(126+)
- 种类多(441+)
- 无盗版(502+)
- 书籍多(110+)
- 愉快的找书体验(97+)
- 体验差(548+)
- 目录完整(652+)
- 无漏页(503+)
- 还行吧(496+)
下载评价
- 网友 曾***玉: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后***之: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方***旋: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宫***玉:
我说完了。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蓬***之:
好棒good
- 网友 步***青:
。。。。。好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喜欢"山水有相逢(程乃珊小说系列)"的人也看了
汽车维修工(第2版)五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 等 组织编写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漫画分子生物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明日之城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环境法的正当性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Hanoi & Halong Bay Encounter 1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乌龙院大长篇漫画系列 敖幼祥 绘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毛泽东思想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018年版)( 货号:751144925)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CFA考试辅导指南--2010年注册金融分析师(CFA)考试系列辅导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论文通关宝典 王树文 机械工业出版社【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园林工程图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如果把银河系装进盘子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朗文当代英语教程(5)(学生)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CAXA制造工程师2008实例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舍得:成就一生的哲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孟子 线装藏书馆全四卷 儒家国学藏书 中国哲学知识读物 国学经典书籍 原文译文注释译注 诸子百家儒家经典典籍 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证券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数学逻辑思维启蒙绘本—巨人的花园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罪述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2016药学(师)资格考试强化训练与试题解析(第九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3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