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的谱系 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 商务印书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义的谱系 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 商务印书馆精美图片
》义的谱系 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 商务印书馆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义的谱系 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 商务印书馆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021374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8
  • 页数:592
  • 价格:87.4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中国具有悠久的重“义”传统,“义”是诸子百家、思想精英和民间社会优选公约数的价值观念。本书从观念史和谱系学的进路,系统而深入地梳理中国传统“义”观念的多重内涵及其衍化,揭示自西周到清末民初几个重要历史时期“义”观念的典型伦理政治意涵,重点阐释一些精英思想家的“义”论及其理论贡献,兼及民间社会种种“义士”的行为特征与道德精神,由此呈现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原义

第一节 “义”“仪”“谊”古今字辨析

第二节 “义者宜也”的来龙去脉

第三节 早期“义”字的涵义与价值观念

第四节 “义”字复合概念通释

第二章 前诸子时代的义观念

第一节 殷周之际:从“天典厥义”到“义刑义杀”

第二节 “义以出礼”“礼以行义”:周代礼义等级结构

第三节 春秋时代“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历史哲学

第四节 举贤为义

第三章 “礼以义起”——儒家对礼义体系的充类之说

第一节 “礼义以为纪”与分位伦理

第二节 贵贵、尊尊与尊贤,义之大者也

第四章 孔子的革新:从分位伦理到君子德行

第一节 君子“行义以达其道”

第二节 君子“义以为质”

第三节 君子“无适无莫,义之与比”

第四节 子思学派对“义”之刚性原则的强化

第五章 墨家:以义为道与普遍功利的追求

第一节 万事莫贵于义

第二节 “尚贤”“尚同”的公义指向

第三节 “义自天出”与“非命”的意义

第四节 “义不义”之辨与“非攻”的证成

第五节 “义利”合一与功利原则的运用

第六节 从仁义之别看儒墨之异

第六章 孟子:在心性中寻求普遍道义

第一节 士志仁义,仁义有别

第二节 “从兄敬长”与“君臣之义”之礼义习俗伦理的革新

第三节 “羞恶之心”“同然之心”与“义不义”之区分

第四节 从“羞恶之心”到“人之正路”

第五节 取与的道义:从个人出处到家国天下

第七章 老庄:自然无为视域下对“义”价值的批判

第一节 老子:“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第二节 《庄子》内篇:忘义

第三节 《庄子》外杂篇:毁道德以为仁义

第八章 稷下黄老对老庄“义”论的翻转

第一节 “高祖黄帝,迩嗣桓文”的田齐君主与稷下先生

第二节 从黄帝“伐乱禁暴”到齐桓“兴灭继绝”的正义叙事

第三节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第四节 义出乎理,理因乎道

第九章 荀子:礼义差等与限禁奸恶

第一节 “上下有差”乃“天下之通义”

第二节 礼义、分义与度量分界

第三节 基于德能的礼义差等社会

第四节 限禁奸恶与义立而王

第十章 商韩:刑法视域下对“义”价值的批判

第一节 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

第二节 刑者义之本,义者暴之道

第三节 以法制废私义而立公义

第四节 君臣之义的化

第十一章 汉代思想界的整合与发展

第一节 汉初儒生:回归六艺之“大义”

第二节 《淮南子》:道德衰而仁义生

第三节 扬雄:合道德仁义礼为一体

第四节 董仲舒:“义在正我,不在正人”的片面发展

第五节 五行与“五常”的客观化

第十二章 中古时代:义的社会性拓展

第一节 中古时代人物以“义”为名概貌

第二节 与众共之曰义

第三节 民间义社与互助救济

第十三章 朱熹:“义者天理之所宜”与差等之爱的合理性

第一节 义之名义:“心之制”与“事之宜”

第二节 义之气象:阴柔刚果、金秋肃杀

第三节 义之伦理:理一分殊与差等之爱

第十四章 王阳明:“心得其宜之谓义”与良知妙用及条理

第一节 朱子“外心以求理”乃告子“义外”之说

第二节 “义即是良知”与良知妙用

第三节 “万物一体”中的“良知条理”

第十五章 明清之际:回响与反思

第一节 “出处之义”之重申

第二节 “君臣之义”之贞定

第三节 “古今通义”之彰显

第十六章 近代转型与沟通中西:从“义”到“权利”

第一节 从“right(s)”译名之争说起

第二节 “义者我也”的权利意蕴

第三节 “裁制己身之自由”与“互不侵犯权利”

第四节 “自尊其所应有”与“自行其所是”

余论 关于“正义”与“公共”

附录 中国传统义士及其伦理观念与道德精神

参考文献

后记

专家推荐意见一

专家推荐意见二


作者介绍:

陈乔见,1979年生,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理事。近十年来主要从观念史与谱系学的进路研究中国传统的“公私”观念与“义”观念,旨在梳理和阐释儒家社会性、公共性的伦理与政治思想。著有《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闲先贤之道》,著作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4)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2018)。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陈乔见教授继《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出版十年之后,又撰写了《义的谱系: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这一厚重、精专之作,构成了作者关于“公”“义”观念研究的姊妹篇。该书通过对“义”观念的考察,发掘中国古代的正义思想与公共传统,其社会文化与理论学术的价值未可限量。

——郭齐勇

本书把语言学、历史学和哲学分析融贯一气,书写出了一部规模宏阔,别具特色的“义”的观念史。关于“义”观念的研究,陈著不但堪称最为完整,而且其卓见在于自觉地以跨学科的视野从事哲学作业,未将“义”的观念书写成某种一线单传的历史,而是描述出“义”观念的谱系,其内在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也由此得以呈现。

——高瑞泉

内容提要:

中国具有悠久的重“义”传统,“义”是诸子百家、思想精英和民间社会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观念。本书从观念史和谱系学的进路,系统而深入地梳理中国传统“义”观念的多重内涵及其衍化,揭示自西周到清末民初几个重要历史时期“义”观念的典型伦理政治意涵,重点阐释一些精英思想家的“义”论及其理论贡献,兼及民间社会种种“义士”的行为特征与道德精神,由此呈现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好评(177+)
  • 少量广告(570+)
  • 值得购买(595+)
  • 图文清晰(167+)
  • 品质不错(481+)
  • 下载快(185+)
  • 强烈推荐(353+)

下载评价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冯***卉: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孙***夏: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索***宸: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后***之: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饶***丽: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喜欢"义的谱系 中国古代的正义与公共传统 商务印书馆"的人也看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