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幽默,宜从容:对抗荒诞的生活——余光中的生活观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宜幽默,宜从容:对抗荒诞的生活——余光中的生活观察精美图片
》宜幽默,宜从容:对抗荒诞的生活——余光中的生活观察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宜幽默,宜从容:对抗荒诞的生活——余光中的生活观察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994625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3
  • 页数:240
  • 价格:40.7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余光中说,幽默实在是荒谬生活的解药!凡事过分不合情理,或是过分违背自然,都构成荒谬。荒谬的解药有二:是坦白指摘,第二是委婉讽喻,幽默属于后者。

《宜幽默,宜从容:对抗荒诞的生活——余光中的生活观察》收录了《假如我有九条命》《朋友四型》《借钱的境界》《论二房东批评家》等文化评论文章和诗歌作品,展现了余光中对生活中趣事、新事、奇事的观察、感悟与点评。他以敏锐的双眼观察,以细腻的笔触书写,有辛辣的讽刺、幽默的调侃,也有随性的思考,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悟。

余光中说:“诗歌和散文,我必须发挥创造力。写评论,要用判断力。……写幽默文章,也从王尔德那学到很多招数。”阅读本书,可以看到余光中的渊博学识、睿智观点、绚丽文采和诙谐幽默。

与其活在乏味的人间,不如自成有趣的宇宙。幽默,是荒谬生活的解药。


书籍目录:

代序:幽默的境界

 

部分  幽默实在是荒谬的解药

 

假如我有九条命

朋友四型

借钱的境界

论二房东批评家

蝗族的盛宴

谁能叫世界停止三秒?

饶了我的耳朵吧,音乐

开你的大头会

我是余光中的秘书

鸡同鸭讲

谁来晚餐?

你的耳朵特别名贵?

娓娓与喋喋

 

第二部分  种树的人往往来不及乘凉

 

两个寡妇的故事 

王尔德讲广东话

给抓到小辫子

戏孔三题 

当奇迹发生时 

横槊酾酒

长未必大,短未必浅 

老得好漂亮

与杜十三郎商略黄昏雨

句短味长说幽默

 

第三部分  只是不甘寂寞

 

钞票与文化 

好书出头,坏书出局 

喂,你是哪一派?

笔耕与舌耕

粉丝与知音 

莫惊醒金黄的鼾声

传家之宝 

专业读者

另有离愁

寂寞与野蛮

绣口一开

 

第四部分 代差往往成为推动社会的力量

 

给莎士比亚的一封回信

独木桥与双行道

新大陆,旧大陆

后浪来了

难惹的老二

乐山乐水,见仁见智

舞台与讲台

说起计程车

车上哺乳不雅?

环保分等

书斋·书灾


作者介绍:

余光中  

当代知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评论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1928年生于南京,福建永春人。就读金陵大学、厦门大学,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在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曾获香港中文大学及台湾政治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著有诗集《白玉苦瓜》《藕神》等;散文集《逍遥游》《听听那冷雨》《青铜一梦》等;评论集《蓝墨水的下游》《举杯向天笑》等;翻译《理想丈夫》《温夫人的扇子》《不要紧的女人》《老人和海》《凡高传》《济慈名著译述》等,主编《中华现代文学大系》《秋之颂》等。

余光中,学识渊博、睿智诙谐。其作品文字壮阔铿锵,又细腻柔绵,在华语世界影响深远,被广泛收录于语文课本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假如我有九条命

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

一条命,就可以专门应付现实的生活。苦命的丹麦王子说过:既有肉身,就注定要承受与生俱来的千般惊扰。现代人烦的一件事,莫过于办手续;办手续烦的一面莫过于填表格。表格越大越好填,但要整理和收存,却越小越方便。表格是机关发的,当然力求其小,于是申请人得在四根牙签就塞满了的细长格子里,填下自己的地址。许多人的地址都是节外生枝,街外有巷,巷中有弄,门牌还有几号之几,不知怎么填得进去。这时填表人真希望自己是神,能把须弥纳入芥子,或者只要在格中填上两个字:“天堂”。一张表填完,又来一张,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各条说明,必须皱眉细阅。至于照片、印章,以及各种证件的号码,更是缺一不可。于是半条命已去了,剩下的半条勉强可以用来回信和开会,假如你找得到相关的来信,受得了邻座的烟熏。

一条命,有心留在台北的老宅,陪伴父亲和岳母。父亲年逾九十,右眼失明,左眼不清。他原是外倾好动的人,喜欢与乡亲契阔谈宴,现在却坐困在半昧不明的寂寞世界里,出不得门,只能追忆冥隔了二十七年的亡妻,怀念分散在外地的子媳和孙女。岳母也已过了八十,五年前断腿至今,步履不再稳便,却能勉力以蹒跚之身,照顾旁边的朦胧之人。她原是我的姨母,家母亡故以来,她便迁来同住,主持失去了主妇之家的琐务,对我的殷殷照拂,情如半母,使我常常感念天无绝人之路,我失去了母亲,

神却再补我一个。

一条命,用来做丈夫和爸爸。世界上大概很少全职的丈夫,男人忙于外务,做这件事不过是兼差。女人做妻子,往往却是专职。女人填表,可以自称“主妇”(housewife),却从未见过男人自称“主夫”(house husband)。一个人有好太太,必定是天意,这样的神恩应该细加体会,切勿视为当然。我觉得自己做丈夫比做爸爸要称职一点,原因正是有个好太太。做母亲的既然那么能干而又负责,做父亲的也就乐得“垂拱而治”了。所以我家实行的是总理制,我只是合照上那位俨然的元首。四个女儿天各一方,负责通信、打电话的是母亲,做父亲的总是在忙别的事情,只在心底默默怀念着她们。

一条命,用来做朋友。中国的“旧男人”做丈夫虽然只是兼职,但是做起朋友来是专任。妻子如果成全丈夫,让他仗义疏财,去做一个漂亮的朋友,“江湖人称小孟尝”,便能赢得贤名。这种有友无妻的作风,“新男人”当然不取。不过新男人也不能遗世独立,不交朋友。要表现得“够朋友”,就得有闲、有钱,才能近悦远来。穷忙的人怎敢放手去交游?我不算太穷,却穷于时间,在“够朋友”上面只敢维持低姿态,大半仅是应战。跟身边的朋友打完消耗战,再无余力和远方的朋友隔海越洲,维持庞大的通信网了。演成近交而不远攻的局面,虽云目光如豆,却也由于鞭长莫及。

一条命,用来读书。世界上的书太多了,古人的书尚未读通三卷两帙,今人的书又汹涌而来,将人淹没。谁要是能把朋友题赠的大著通通读完,在斯文圈里就称得上是圣人了。有人读书,是纵情任性地乱读,只读自己喜欢的书,也能成为名士。有人呢是苦心孤诣地精读,只读名门正派的书,立志成为通儒。我呢,论狂放不敢做名士,论修养不够做通儒,有点不上不下。要是我不写作,就可以规规矩矩地治学;或者不教书,就可以痛痛快快地读书。 假如有一条命读书,当然就无所谓了。

书要教得好,也要全力以赴,不能随便。老师考学生,毕竟范围有限,题目有形。学生考老师,往往无限又无形。上课之前要备课,下课之后要阅卷,这一切都还有限。倒是在教室以外和学生闲谈问答之间,更能发挥“人师”之功,在“教”外施“化”。常言“名师出高徒”,未必尽然。老师太有名了,便忙于外务,席不暇暖,怎能即之也温?倒是有一些老师“博学而无所成名”,能经常与学生接触,产生实效。

另一条命应该完全用来写作。台湾的作家极少是专业,大半另有正职。我的正职是教书,幸而所教与所写颇有相通之处,不致互相排斥。以前在台湾,我日间教英文,夜间写中文,颇能并行不悖。后来在香港,我日间教三十年代文学,夜间写八十年代文学,也可以各行其是。不过艺术是需要全神投入的活动,没有一位兼职然而认真的艺术家不把艺术放在主位。鲁本斯任荷兰驻西班牙大使时,每天下午在御花园里作画。一位侍臣在园中走过,说道:“哟,外交家有时也画几张画消遣呢。”鲁本斯答道:“错了,艺术家有时为了消遣,也办点外交。”陆游诗云:“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空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向令天开太宗

业,马周遇合非公谁?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陆游认为杜甫之才应立功,而不应仅仅立言,看法和鲁本斯正好相反。我赞成鲁本斯的看法,认为立言已足自豪。鲁本斯之所以传后,是由于他的艺术,不是他的外交。

一条命,专门用来旅行。我认为没有人不喜欢到处去看看:多看他人,多阅他乡,不但可以认识世界,亦可以认识自己。有人旅行是乘豪华邮轮,谢灵运再世大概也会如此。有人背负行囊,翻山越岭。有人骑自行车环游天下。这些都令我羡慕。我所优为的,却是驾车长征,去看天涯海角。我的太太比我更爱旅行,所以夫妻两人正好互做旅伴,这一点只怕徐霞客也要艳羡。不过徐霞客是大旅

行家、大探险家,我们,只是浅游而已。后还剩一条命,用来从从容容地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往人来,并不特别要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余光中逝世五周年,缅怀致敬——

余光中家属亲自授权审定篇目,原汁原味完整呈现余光中经典文学。

★梁实秋、莫言、张晓风、韩少功极力推崇的文学大家,央视、新京报、南方周末等缅怀——

 梁实秋赞他诗文双绝,莫言赞他是中国古典文学真正高明的继承,张晓风赞他是文字方面的全才……

《朗读者》邀请他亲自朗读《民歌》,因为他,所有人更深刻理解了“乡愁”……

★不看不知道,余光中原来这么幽默、犀利——

关于说话:心情好,婉说,心情坏,直说。对聪明人,婉说,对笨人只有直说。

关于开会:世界上无趣的莫过于开会了。大好的日子,一大堆人被迫放下手头的急事、要事、趣事,济济一堂,只为听三五个人逞其舌锋,争辨一件议而不决、关而不行、行而不通的事情,真是集体浪费时间的方式。

关于借钱:借钱,实在是一件紧张的事,富于戏剧性。借钱是一种神经战,紧张的程度,可比求婚,因为两者都是秘密进行,而面临的答复,至少有一半可能是“不肯”。

★是诗人,也是带着笑意的生活观察家——

他观察朋友圈:朋友有四种类型,分别是高级而有趣,高级而无趣,低级而有趣,低级而无趣。

他观察出版圈:作家要多出好书,读者要成为专业读者,读者就像选民,买什么书就等于给什么作家投选票。

他观察世俗生活:说参加婚礼“吃吧,吃吧,这才是婚礼的主要目的”。

他观察自我:假如有九条命,一条读书,一条应付生活,一条陪父母,一条做丈夫和爸爸……后一条从容生活。

他观察应酬圈:开会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烦”,上电视演讲是“不甘寂寞”。

他观察粉丝圈:粉丝是“有缝必钻,无孔不入,四方漂浮,一时啸聚,闻风而至,风过而沉”。

他观察细致,下笔幽默,见解深刻,点评犀利……篇篇文章可笑,可思,可感,可悟。

★内卷时代,用幽默治好自己的精神内耗——

曾经一个《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火爆全网,然而“二舅”的“疗效”转瞬即逝。余光中在《幽默的境界》中说:“幽默是荒谬生活的解药……一个真正幽默的心灵,必定是富足,宽厚,开放,而且圆通的。反过来说,一个真正幽默的心灵,不会固执成见,一味钻牛角尖,或是强词夺理,厉色疾言。幽默,恒在俯仰指顾之间,从从容容,潇潇洒洒,浑不自觉地完成:在一切艺术之中。”

跟随余光中,用幽默治好自己的精神内耗,“从从容容,潇潇洒洒”,快乐生活。

 


书摘插图

《代序:幽默的境界》

 

1.幽默实在是荒谬的解药。委婉的幽默,往往顺着荒谬的逻辑夸张下去,使人领悟荒谬的后果。

2.凡事过分不合情理,或是过分违背自然,都构成荒谬。荒谬的解药有二:是坦白指摘,第二是委婉讽喻,幽默属于后者。什么时候该用前者,什么时候该用后者,要看施者的心情和受者的悟性。心情好,婉说;心情坏,直说。对聪明人,婉说;对笨人只有直说。

3.用幽默感来评价人的等级,有三等。等有幽默的天赋,能在荒谬当中觑见幽默。第二等虽不能创造幽默,却多少能够领略别人的幽默。第三等连领略也无能力。等是先知先觉,第二等是后知后觉,第三等是不知不觉。

4.虚妄往往是一种膨胀作用,相当于螳臂当车,蛇欲吞象。幽默则是一种反膨胀作用,好像一帖泻药,把一个胖子泻成一个瘦子那样。可是幽默并不等于尖刻,因为幽默针对的不是荒谬的人,而是荒谬本身。高度的幽默往往源自高度的严肃,不能和杀气、怨气混为一谈。不少人误认尖酸刻薄为幽默,事实上,刀光剑影当中只有恨,并无幽默。幽默是一个心热手冷的开刀医生,他要杀的是病,不是病人。

5.高度的幽默是一种讲究含蓄的艺术,暗示性愈强,艺术性也就愈高。不过暗示性强了,对于听者或读者的悟性,要求也自然增高。

6.世界上有两种话必须一听就懂,因为它们不堪重复:是幽默的话,第二是恭维的话。

7.幽默,可以说是一个敏锐的心灵,在精神饱满生趣洋溢时的自然流露。这种境界好像行云流水,不能作假,也不能苦心经营,事先筹备。世界上有的是荒谬的事、虚妄的人;诙谐天成的心灵,自然左右逢源、取用不尽。幽默忌的便是公式化,譬如说到丈夫便怕太太,说到教授便缺乏知识,提起官吏,就一定要刮地皮。公式化的幽默很容易流入低级趣味,就像公式化的小说中那些人物一样,全是欠缺想象力和观察力的产品。

8.一个真正幽默的心灵,必定是富足、宽厚、开放,而且圆通的。反过来说,一个真正幽默的心灵,不会固执成见,一味钻牛角尖,或是强词夺理,厉色疾言。幽默,恒在俯仰指顾之间,从从容容,潇潇洒洒,浑不自觉地完成:在一切艺术之中。幽默是离宣传远的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和幽默是绝缘的。

9.真正幽默的心灵,绝不抱定一个角色去看人或看自己,他不但会幽默人,也会幽默自己,不但嘲笑人,也会释然自嘲,泰然自贬,甚至会在人我不分物我交融的忘我境界之中,像钱默存所说的那样,欣然独笑。真具幽默感的高士,往往能损己娱人,参加别人来反躬自笑。创造幽默的人,竟能自备荒谬,岂不可爱?

 

《假如我有九条命》

1.既有肉身,就注定要承受与生俱来的千般惊扰。

2.世界上大概很少全职的丈夫,男人忙于外务,做这件事不过是兼差。女人做妻子,往往却是专职。

3.要表现得“够朋友”,就得有闲、有钱,才能近悦远来。穷忙的人怎敢放手去交游?

4.我认为没有人不喜欢到处去看看:多看他人,多阅他乡,不但可以认识世界,亦可以认识自己。

5.后还剩一条命,用来从从容容地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往人来,并不特别要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

 

《朋友四型》

1.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不可能没有朋友。

2.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

3.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结越久,芬芳越醇。

4.朋友是自己的镜子。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朋友,自己的境界也低不到哪里去。

 

《借钱的境界》

1.借钱,实在是一件紧张的事,富于戏剧性。借钱是一种神经战,紧张的程度,可比求婚,因为两者都是秘密进行,而面临的答复,至少有一半可能是“不肯”。不同的是,成功的求婚人留下,永远留下;失败的求婚人离去,永远离去。可是借钱的人,无论成功或失败,永远有去无回,除非他再来借钱。

2.除非有奇迹发生,借出去的钱,是不会自动回来的。

所谓“借”,实在只是一种雅称。“借”的理论,完全建筑在“还”的假设上。有了这个大胆假设,借钱的人才能名正言顺,理直气壮,贷钱的人才能心安理得,至少也不至于毫无希望。也许当初,借的人确有还的诚意,至少有一种决心要还的幻觉。等到借来的钱用光了,事过境迁,第二种幻觉便渐渐形成。他会觉得,那一笔钱本来是“无中生有”变出来的,现在要他“重归于无”变回去,未免有点不甘心。“谁教他比我有钱呢?”朦朦胧胧之中,升起了这个念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当初就是因为不足,才需要向人借钱,现在要还钱给人,岂非损不足以奉有余,简直有背天道了。日子一久,还钱的念头渐渐由淡趋无。

3.久借不还,“借”就变了质,成为—成为什么呢?“偷”吗?明明是当面发生的事情,不能叫偷。“抢”吗?也不能算抢,因为对方明明同意。借钱和这两件事的不同,就是后者往往施于陌生人,而前者往往行于亲朋之间。此外,偷和抢定义分明,只要出了手,罪行便告成立。久借不还——也许就叫“赖”吧?—对“受害人”的影响虽然相似,其“罪”本身却是渐渐形成的。

4.借钱,实在是介于艺术和战术之间的事情。其实呢,贷方比借方更处于不利之境。借钱之难,难在启齿。等到开了口,不,开了价,那块“热山芋”就抛给对方了。借钱需要勇气,不借,恐怕需要更大的勇气吧。

5.借钱不还,多引起众人畏惧,说不定还能赢人同情。至于向人索债,那简直是卑鄙,守财奴的作风,将不见容于江湖。何况索债往往失败:失财于前,失友于后,花钱去买绝交,还有更愚蠢的事吗?

6.所谓“借钱”给人,事实上等于“送钱”给人,区别在于:“借钱”给人,并不能赢得慷慨的美名,更不能赢得借者的感激,因为“借”是期待“还”的,动机本来就不算高贵。参透了这点道理,真正聪明的人,应该干脆送钱,而绝不借钱给人。钱,横竖是丢定了,何不磊磊落落,大大方方,丢得有声有色,“某某真够朋友!”听起来岂不过瘾。

 

《论二房东批评家》

1.我们的时代没有文学批评,没有独排众议自成一家的文学批评。

2.一个民族在文学批评上所表现的没落或沉寂,说明了该民族对于美的判断,若非欠缺真知灼见,便是没有责任感。

3.所谓“美”,是指一件作品,对人生的处理够真实,对文字的处理够成熟,而内容和形式又融和无间。反之,就是“丑”。在这样的了解下,文学不再是舞文弄墨的消遣,而是一个民族心灵的晴雨表;它关系一个民族的心灵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文学批评家的工作,便是观察这晴雨表是否有效、是否准确、是否真能反映民族心灵的气候。

4.二房东批评家们,大概只能视为“寄生虫的寄生虫”,因为他们必须仰赖其他的批评家。

5.事实上,一个批评家不但需要知识,更需要观点和立场:观点所以组织知识,有了观点,乃有井然的透视;立场所以决定批评家对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有了立场,乃有明确的责任。

6.二房东之所以成为二房东,是由于他们贫于个性,表现在文字上,便是毫无风格。

7.的批评,本身也是一种创作;它不但烛隐显幽,目光炯炯,抑且文字犀利,警语和佳句俯拾即是,令你感到,你接触的不是一堆冷资料、死教条,不是一个面无表情的验尸官,而是一个清晰的头脑加上一颗有灵气富情趣的心。

 

《蝗族的盛宴》

1.目前流行于我们这社会的所谓“婚礼”,已经沦为一出毫无意义的闹剧,浪费时间和金钱之余,既不庄严,更无美感。

2.本来就不关痛痒,当然在下面分组座谈起来。上面是自说自话的证婚人,下面是东风马耳的群众,这种漠不关心的现象,说明了今日的结婚仪式,已经堕落到何种程度。

3.好不容易三四流人物的发表欲都获得了满足,于是蝗族的盛宴开始了。本来就不关痛痒,当然在下面分组座谈起来。上面是自说自话的证婚人,下面是东风马耳的群众,这种漠不关心的现象,说明了今日的结婚仪式,已经堕落到何种程度。

 

《谁能叫世界停止三秒》

1.如果镜子是无心的相机,所以健忘,那么相机就是多情的镜子,所以留影。这世界,对镜子只是过眼云烟,但是对相机却是过目不忘。

2.笑容本应风行水上,自然成纹,一旦努力维持,就变成了假面,沦为伪善。

3.摄影,是一门艺术吗?当然是的。不过这门艺术,是神做一半,人做一半。

4.人生一世,贪嗔兼痴,自有千般因缘,种种难舍。雪泥鸿爪,谁能留得住,记得清呢?

5.王尔德说他一生长的罗曼史,便是自恋。所以每个人都有无数的照片,尤其是自己的倩影。

6.一人之自恋,他人之疲倦。

7.英国工党的要角班东尼(Tony Benn)有一句名言:“人生的遭遇,大半是片刻的欢乐换来终身的不安;摄影,却是片刻的不安换来终身的欢乐。”

 

 


媒体评论

媒体/名人评论:

 

☆  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梁实秋

 

☆   余老师是我仅见的君子,不疾不徐,一生从容,我行销就想成为像他的作家。

——林清玄

 

☆  我也是余先生的粉丝。余光中对中国古典文学真是熟到了骨头里去,这是真正高明的继承。

——莫 言

☆  余光中先生才兼诗文,情系两岸,学融中西,为人温良敦厚,是中国当代文学灿烂群星之一。巨星陨落,我心悲伤。今夜星光,地久天长。

                                                                                              ——韩少功

☆  他既是诗人,创作之余在学术上也有其成就;更了不起的地方,是中英文、古今中外文化修养都非常好;用字、炼字之精致别人很难企及,他是文字方面的全才。

——张晓风

 


前言

幽默的境界

 

据说秦始皇有一次想把他的苑囿扩大,大得东到函谷关,西到今天的凤翔和宝鸡。宫中的弄臣优旃说:“妙极了!多放些动物在里面吧。要是敌人从东边打过来,只要教麋鹿用角去抵抗,就够了。”秦始皇听了,就把这计划搁了下来。

这么看来,幽默实在是荒谬的解药。委婉的幽默,往往顺着荒谬的逻辑夸张下去,使人领悟荒谬的后果。优旃是这样,淳于髡、优孟是这样,包可华也是这样。西方有一句谚语,大意是说:解释是幽默的致命伤,正如幽默是浪漫的致命伤。虚张声势,故作姿态的浪漫,也是荒谬的一种。凡事过分不合情理,或是过分违背自然,都构成荒谬。荒谬的解药有二:是坦白指摘,第二是委婉讽喻,幽默属于后者。什么时候该用前者,什么时候该用后者,要看施者的心情和受者的悟性。心情好,婉说;心情坏,直说。对聪明人,婉说,对笨人只有直说。用幽默感来评价人的等级,有三等。等有幽默的天赋,能在荒谬当中觑见幽默。第二等虽不能创造幽默,却多少能够领略别人的幽默。第三等连领略也无能力。等是先知先觉,第二等是后知后觉,第三等是不知不觉。如果幽默感是磁性,等便是吸铁石,第二等是铁,第三等便是一块木头了。这么看来,还勉强可以将秦始皇归入第二等,至少他领略了优旃的幽默感。

第三等人虽然没有幽默感,对于幽默仍然很有贡献,因为他们虽然不能创造幽默,却能创造荒谬。这世界,如果没有妄人的荒谬表演,智者的幽默岂不失去了依据?晋惠帝的一句“何不食肉糜?”惹中国人嗤笑了一千多年。晋惠帝的荒谬引发了我们的幽默感:妄人往往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牺牲自己,成全别人,成全别人的幽默。

虚妄往往是一种膨胀作用,相当于螳臂当车,蛇欲吞象。幽默则是一种反膨胀作用,好像一帖泻药,把一个胖子泻成一个瘦子那样。可是幽默并不等于尖刻,因为幽默针对的不是荒谬的人,而是荒谬本身。高度的幽默往往源自高度的严肃,不能和杀气、怨气混为一谈。不少人误认尖酸刻薄为幽默,事实上,刀光剑影当中只有恨,并无幽默。幽默是一个心热手冷的开刀医生,他要杀的是病,不是病人。

把英文humour译成幽默,是神来之笔。幽默而太露骨太嚣张,就失去了“幽”和“默”。高度的幽默是一种讲究含蓄的艺术,暗示性愈强,艺术性也就愈高。不过暗示性强了,对于听者或读者的悟性,要求也自然增高。幽默也是一种天才,说幽默的人灵光一闪,绣口一开,听幽默的人反应也要敏捷,才能接个正着。这种场合,听者的悟性接近禅的“顿悟”;高度的幽默里面,应该隐隐含有禅机一类的东西。如果说者语妙天下,听者一脸茫然,竟要说者加以解释或者再说一遍,岂不是天下扫兴的事情?所以说,“解释是幽默的致命伤”。世界上有两种话必须一听就懂,因为它们不堪重复:是幽默的话,第二是恭维的话。理想也是过瘾的配合,是前述“幽默境界”的第二等人围听等人的幽默:说的人说得精彩,听的人听得尽兴,双方都很满足。其他的配合,效果就大不相同。换了等人面对第三等人,一定形成冷场,且令说者懊悔自己“枉抛珍珠付群猪”。不然便是第二等人面对等人而竟想语娱四座,结果因为自己的“幽默境界”欠高,只赢得几张生硬的笑脸。要是说者和听者都是等人呢?“顿悟”当然不成问题,只是语锋相对,机心竞起,很容易导致“幽默比赛”的紧张局面。万一自己舌翻谐趣,刚刚赢来一阵非常过瘾的笑声,忽然邻座的一语境界更高,利用你刚才效果的余势,飞腾直上,竟获得更加热烈的反应,和更为由衷的赞叹,则留给你的,岂不是一种 “第二名”的苦涩之感?

幽默,可以说是一个敏锐的心灵,在精神饱满生趣洋溢时的自然流露。这种境界好像行云流水,不能作假,也不能苦心经营,事先筹备。世界上有的是荒谬的事,虚妄的人;诙谐天成的心灵,自然左右逢源,取用不尽。幽默忌的便是公式化,譬如说到丈夫便怕太太,说到教授便缺乏知识,提起官吏,就一定要刮地皮。公式化的幽默很容易流入低级趣味,就像公式化的小说中那些人物一样,全是欠缺想象力和观察力的产品。我有一个远房的姨丈,远房的姨丈有几则公式化的笑话,那几则笑话有一个忠实的听众,他的太太。丈夫几十年来翻来覆去说的,总是那几则笑话,包括李鸿章吐痰、韩复榘训话,等等,可是太太每次听了,都像初听时那样好笑,令丈夫的发表欲得到充分的满足。夫妻两人显然都很健忘,也很快乐。

一个真正幽默的心灵,必定是富足、宽厚、开放,而且圆通的。反过来说,一个真正幽默的心灵,不会固执成见,一味钻牛角尖,或是强词夺理,厉色疾言。幽默,恒在俯仰指顾之间,从从容容,潇潇洒洒,浑不自觉地完成:在一切艺术之中。幽默是离宣传远的一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和幽默是绝缘的。宁曳尾于涂中,不留骨于堂上;非梧桐之不止,岂腐鼠之必争?庄子的幽默是清远洁的一种境界,和一般弄臣笑匠不能并提。真正幽默的心灵,绝不抱定一个角色去看人或看自己,他不但会幽默人,也会幽默自己,不但嘲笑人,也会释然自嘲,泰然自贬,甚至会在人我不分物我交融的忘我境界之中,像钱默存所说的那样,欣然独笑。真具幽默感的高士,往往能损己娱人,参加别人来反躬自笑。创造幽默的人,竟能自备荒谬,岂不可爱?吴炳钟先生的语锋曾经伤人无算。有一次他对我表示,身后当嘱家人在自己的骨灰坛上刻“原谅我的骨灰”(Excuse my dust.)一行小字,抱去所有朋友的面前谢罪。这是吴先生二十年前的狂想,不知道他现在还要不要那样做?这种狂想,虽然有资格列入《世说新语》的任诞篇,可是在幽默的境界上,比起那些扬言愿捐骨灰做肥料的利他主义信徒来,毕竟要高一些吧。

其他的东西往往有竞争性,至少幽默是“水流心不竞”的。幽默而要竞争,岂不令人啼笑皆非?幽默不是一门三学分的学问,不能力学,只可自通,所以“幽默专家”或“幽默博士”是荒谬的。幽默不堪公式化,更不堪职业化,所以笑匠是悲哀的。一心一意要逗人发笑,别人的娱乐成了自己的责任,那有多么紧张?自生自发无为而为的一点谐趣,竟然像一座发电厂那样日夜供电,天机沦为人工,有多乏味?就算姿势升高,幽默而为大师,也未免太不够幽默了吧。文坛常有论争,唯“谐坛”不可争论。如果有一个“幽默协会”,如果会员为了竞选“幽默理事”而打起架来,那将是世界上的荒唐,不,的幽默。

 

 


书籍介绍

余光中说,幽默实在是荒谬生活的解药!凡事过分不合情理,或是过分违背自然,都构成荒谬。荒谬的解药有二:第一是坦白指摘,第二是委婉讽喻,幽默属于后者。

《宜幽默,宜从容:对抗荒诞的生活:余光中的生活观察》收录《假如我有九条命》《朋友四型》《借钱的境界》《论二房东批评家》等文化评论文章,展现了余光中对生活中趣事、新事、奇事的观察、感悟与点评。他以敏锐的双眼观察,以细腻的笔触书写,有辛辣的讽刺、幽默的调侃,也有随性的思考,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悟。

余光中说,写诗和散文,必须发挥创造力;写评论,要用判断力……写幽默文章,也从王尔德那学到很多招数。阅读本书,可以看到余光中的渊博学识、睿智观点、绚丽文采和诙谐幽默。

与其活在乏味的人间,不如自成有趣的宇宙。幽默,是荒谬生活的解药。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无多页(105+)
  • 下载快(424+)
  • 品质不错(493+)
  • 中评多(473+)
  • azw3(92+)
  • 一般般(531+)
  • 在线转格式(274+)
  • 无水印(630+)
  • 已买(72+)

下载评价

  • 网友 游***钰: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孙***夏: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国***舒: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薛***玉: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宓***莉: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孙***美: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居***南: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丁***菱: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随机推荐